在战争剧《亮剑》的最后一集,有一段孔捷给李云龙和丁伟讲述自己的部队在朝鲜跟美军交战时的情况。虽然说这部剧中没有出现具体打美军的场景,但这段对话却也很深刻地反映了了美军不好打的现实。
在抗美援朝战争中,确实也是如此,尤其是歼灭战很难打。比如我军在之前的解放战争中,可以整师、整军,甚至整个兵团地歼灭敌军,但在抗美援朝战场上歼灭美军团级部队的战例却只有一例。很明显,想要整师、整团地歼灭美军,是非常困难的。
所以后来我们对美军打歼灭战的方针就由大化小,通过“零敲牛皮糖”的方式来打,积小胜为大胜,照样让对方吃不消。
对美军的歼灭战为什么难打?其实涉及到一个集中优势兵力的问题。
大家初看可能会觉得,集中优势兵力不难啊,我军在人数上多于美军,很多战斗中不也是集中了优势兵力吗?
其实所谓的集中优势兵力,还有个潜台词是集中了优势火力。
我军在红军时期、抗战时期、解放战争时期打歼灭战,一般都会遵循集中优势兵力的原则。当时我军的武器装备水平自然不及对方,但在集中数倍优势兵力的情况下,往往也集中到了优于被围敌军的火力,故而能实现打歼灭战的目标。
比如我们看红军时期的歼灭战,敌军总兵力和武器装备肯定是优于我军的,但是我军通过灵活的机动,往往能够集中主力部队打其一路,在局部反而能创造出优于我方的条件来,从而打出漂亮仗来。
到抗战时期,我军对日军的作战也是尽可能打歼灭战的。但是日军武器装备和战斗力远高于国军,之前比如说集中3倍优势兵力就能打的仗,这时候可能就需要五六倍、甚至是10倍以上兵力优势才能打了。
而且打歼灭战,还是打日军较小建制的部队把握大,打日军大建制的部队不容易,因为后者可以坚持的时间更长些,日军的援军自然不会坐视不管。比较典型的就是关家垴战斗,其实再有半天时间日军就会被全歼了,但其援军已经开至,再打下去反倒形成日军合围我军的态势,那只能是不得不撤围了。
到解放战争时,国军虽然有美械加成,但没有日军难打,所以我军从一开始就能打出不错的歼灭战来。当然一开始歼灭战的规模会小点,多是歼灭旅级、团级的多,到后来才越打越大。
在解放战争初期,粟裕所率的部队最先打出一系列经典的歼灭战,如苏中七战七捷等。其实当时粟裕手中的兵力远少于敌军,但通过灵活机动,实际上到打歼灭战时我军反倒在局部战场能集中优势的兵力、火力。
在苏中战役总结中,关于这一点粟裕是这么说的:
我们执行了战略上以少胜多的原则,但在战术上,则恰恰相反,采用了以多胜少的打法。
如李堡之战,敌人三个团,我们使用了十四个团,差不多五个打他一个,而且是运动中打他,所以能迅速、干脆地消灭敌人。分界之战,敌人两个团,我们用了十个团打他;加力之战敌人三个半团,我们第一线兵力即使用了十三个团,连第二线兵力共有十五六个团,加上还有众多民兵与地方武装,敌人当然就很难跑掉了。
然而对于战术上以多胜少的原则,有些同志还认识不够,以为这样多人打少数的敌人,难道我们的战斗力还不行?认为这样太没有面子。而不知道,我们要迅速转劣势为优势,变被动为主动,必须迅速消灭敌人一路、两路,迅速解决战斗。
尤其在敌人占优势的战役中,必须采取各个击破的战法,连续进行几个战斗,如第一个战斗胜利了,使敌我力量平衡,第二个战斗胜利了,使敌人屈居劣势,我占优势,第三仗、第四仗才更能彻底地歼灭敌人。因此必须在战斗中采取三个至五个打敌人一个的办法。
我们看粟裕这段话,集中优势兵力歼敌的目的说得很明白了,不仅仅是为了歼敌,而是迅速歼敌,歼敌后还要准备打后续的歼灭战。
现在有不少网友也不理解这个集中优势兵力打仗,也是认为以多打少没面子,其实这是很书生气的。战场打不赢那才是要命的,别说面子没了,头都没了还哪来的面子?
比如后来的孟良崮战役,国军头号王牌整编第74师在三天内即被全歼。有些人说什么华野以多胜少,整74师在张灵甫的指挥下能扛三天就算不错了。
朋友们,集中优势兵力打歼灭战本就是自古以来、古今中外的基本军事原则,这有什么好奇怪的?
而且整74师也不是扛了三天,它实际上一天多时间就被击败,三天就被全歼了,这可是国军头号王牌被全歼啊!你跟老蒋说,你最牛的部队打了三天才没很不错了,看老蒋给你来一句娘希匹不?
其实整74师战力是可以的,它在正常状态下也不会短时间内就被歼灭,但看看张师长的“骚操作”,说是个团长水平都高估了。结果整74师其实是在运动中就被打个措手不及,上了孟良崮兵力根本无法展开,还在懵逼状态直接就被爆锤掉了(注:整74师上下都没想到华野会拿它开刀)。
我们说得再难听点,两万多头猪放在孟良崮,三天能抓完吗?
也别说什么华野以多胜少,人家能在国军总体兵力占优势的情况下,抓住战机集中兵力,一方面阻击国军援军,一方面形成局部优势,直接吃掉国军最强的整74师,而且速战速决,这本身就是本事。国军要有这么本事,怎么不把6纵找出来,也打一场呢?
其实孟良崮战役这种仗,我军是非常喜欢打的,歼敌于运动和仓促守备之中最好打。新1军和新6军,其实也是在运动中被打掉的,反倒是固守的话比较麻烦。往往使得作战持续的时间更长,付出的代价和消耗更大。
比较典型的就是淮海战役中打黄百韬兵团,该部本来也在运动之中并已被歼灭一部,但其主力转为固守的状态十分迅速,还有现成工事可用,华野最开始的攻击伤亡就比较大,打得很艰苦。中野以不占优势的兵力、火力,围歼固守状态的黄维兵团时,打得也很艰苦。
这种情况怎么办?继续加大兵力、火力的投入,并进行持久作战的准备和攻坚作战的调整。
首要我们包围的部队要构筑层层阵地,以防被围的敌军逃跑,然后一方面加强火力,另一方面采用近迫作业,不断逼近敌阵地前沿,缩短步兵的冲击距离。
然后集中兵力、火力,对其固守的要点进行打击,这就像砸核桃一样,要集中猛砸一点,外面最硬的核桃皮砸开了,里面的就好各个歼灭了。
因为淮海战役时我军野战兵力不占优势,所以在这种大背景下形成局部优势打歼灭战,既需要高超的指挥艺术,也需要各参战部队的顽强战斗,二者缺一不可。
谈到这里,大家肯定有疑问:你不是讲抗美援朝战争时打美军嘛,怎么一直在说解放战争的事儿?
因为解放战争跟抗美援朝其实在时间上并没有相隔多久,三大战役打完就到1949年初了,随后大军南下又打了大半年。而抗美援朝战争1950年10月就开始了,最早参战的40军距离解放海南岛的仗才结束了多久?
所以,志愿军各部队入朝作战都带有跟国军作战的经验,尤其是最初跟美军交战时。
也别问为什么不用打美军的经验打美军这种问题了,之前没打过美军,哪来的对美军作战经验?所以最初志愿军只能是在已有经验基础上,通过了解到的美军情况,进行针对性部署。
怎么部署呢?我军作战历来强调“伤其十指,不如断其一指”,是立足于打歼灭战的。打歼灭战就要集中兵力,创造出兵力、火力的局部优势。
比如在长津湖之战时,毛主席就曾发电指示:美军陆战1师战斗力据说是美军中最强的,我军以四个师围歼其两个团,似乎还不够,应有一至两个师作预备队,9兵团的26军应靠近前线,作战准备必须充分,战役指挥必须是精心组织的。
9兵团根据毛主席和彭总的指示决定集中20、27军主力先求歼击美陆战1师两个团,钳制美7师两个团,并力争继歼敌之一部。
也就是说在9兵团的计划中,基本是以一个王牌军的主力去打美军一个团的,所集中的兵力优势数远超之前对国军打歼灭战时的3到5倍。
但是长津湖地区的美军不是只有陆战1师的2个团,实际是陆战1师的主力,另外美军第7师第31团级战斗队也开至新兴里、内洞峙区域。对这些情况,在总攻击前尚未及时了解,这主要是侦察手段有限,对美军汽车行军的高机动性估计不足造成的。
比如在内洞峙、新兴里战场,原本估计内洞峙有敌不超过1个连,新兴里敌约1个营,总计是一个加强营的兵力。
然后在内洞峙我们用2个营去打,在新兴里用2个团另1个营去打,另外还有1个团担负断敌后路并打援的任务。
结果内洞峙是敌1个加强营,新兴里是第31团级战斗队主力,这样打起来的话,其实我们的兵力所占的优势就不大了,火力更占不到什么优势。后来又调了第81师的1个团过来,加上断敌后路的那个团,连续打了好几天才把被围的美军给吃掉。
而在柳潭里、下碣隅里等战场,以及当时在西线的一些战场,虽然有时候将美军给围住了,但却很难啃下去。在整个抗美援朝战争中,歼灭美军团级建制的战例,也就只有上面的新兴里战斗那一例。
在第五次战役中我军投入兵力很多,在第一阶段就达成了10余股战术包围,敌军兵力规模在2个连到一个多团不等,但大部分都突围跑了。
所以我军得出结论:实行战略或战役性的大迂回,一次包围美军几个师或一个整师,甚至一个整团,都难达到歼灭任务。
为什么打美军的围歼战这么不好打呢?我们对照着解放战争时的歼灭战来聊聊。
在解放战争时,我军打歼灭战时一般会集中3到5倍的兵力优势,国军部队的装备水平虽然总体比我们好,但是在我集中这个优势兵力的情况下,我火力往往也能占到局部优势。
如果是在运动中歼敌,那么战斗结果很快就会出来了,就是类似于辽西围歼廖耀湘兵团那样的猛打猛追。如果是打固守之敌,就是我们上面说的近迫作业、炮火轰击和步兵连续爆破,之后再冲击,时间会长点,打得也会更辛苦。
一般这种仗,国军的援军要么是被阻击住,要么其本身就会成为围点打援的目标;而国军的空军起到的作用也很有限,不过是聊胜于无罢了。
而到抗美援朝战场上,很多情况就不同了。
比如我们同样集中3到5倍的兵力优势,但在这个兵力优势下,我们的火力却也占不到优势。甚至说,连兵力优势本身也很难发挥出来。
为什么这么讲?因为兵力、火力,光是有还不行,关键是发挥出来。
在解放战争时,我们的兵力和火力只要集中了,就能正常运动和使用。但是在对美军作战时,后者的航空兵力量极大,掌握制空权的程度极高。
比如我们的炮兵所装备的榴弹炮、野炮、山炮等,其实是很难使用的,要么就是根本运动不上去,要么就是只能被迫夜间发射,我们当时又习惯于直瞄射击,所以打击效能就不好。实战中,步兵所得到的有效火力支援往往就是便于携带的营、连属迫击炮而已。
结合解放战争的战例,如果解放锦州、天津、围歼黄维兵团时,不能使用山炮以上的火炮,只能用中、轻型迫击炮,那得有多难打?
在跟美军作战时,由于其航空兵优势极大,我军在白天是很难运动和作战的,行军和攻击往往只能局限在晚上。如此作战的时间范围一下子就被砍掉了一半,那对战斗的影响又得多大?113师如果不冒险白天行军,还能机动到位吗?而这样的白天行军,又可能成为常态吗?
再如在长津湖围歼美军时,打了一夜终于取得进展的时候,天亮了。一旦天亮,美军航空兵就会支援其地面部队反击,我军就不得不退出来,待到夜晚时再进攻。这在解放战争甚至是抗战时期都是不会出现的情况,因为无论国军还是日军的航空兵都没有那么强的打击和压制能力。
另外美军这个压制能力还非常明显地体现在了对我后勤供应方面的威胁上。
比如我们在对日和对国军的作战中,不至于吃不上一口热饭,而既然能集中兵力火力优势,往往也会囤积相应的粮草弹药。
但美军航空兵的狂轰滥炸使得我后勤物资很难及时地送到前方战士们手中,而前方的战士们也不具备普遍性吃热食的条件,因为有炊烟升起就会遭到美军的轰炸。所以长津湖战士们吃的往往就是冻土豆,一把炒面一把雪是普遍性现象。
即便再健康的兵员,在这种条件下体能也会大大下降的,非战斗减员率则会剧增。一线步兵大量减员后,对战斗力的影响甚大。
而且美军航空兵对我兵力集结地的威胁也是很大的,尤其是配合其地面部队进攻时,其往往使用凝固汽油弹进行轰炸,并对我后续梯队兵力进行拦阻射击,使得我正在与美军交战的兵力反倒是处于劣势。
回到解放战争的场景中,我们都知道围歼黄百韬、黄维兵团时我军使用了近迫作业,来拉近攻击距离。试想,如果像美军航空兵的那种轰炸力度,近迫作业还能组织吗?
有朋友经常问,解放战争时的“没良心炮”不是威力很大吗?为什么抗美援朝时,基本不使用呢?
因为这种武器它的射程极近,发射工序又很繁琐,根本就没有使用的空间,又怎么能广泛使用呢?当时可是连山炮和步兵炮都很难有效使用的啊!
所以在抗美援朝前期对美军的作战,往往就把我们局限在了轻步兵在夜晚的攻击。无论是攻击的可持续性还是强度上,我军都被极大地削弱,甚至说综合火力投放效果还不如解放战争时期。而美军地面部队的综合火力投放强度,却高出了之前我们的对手不止10倍!
比如砥平里战斗,美军的火力强度其实远高于我围攻部队,即便是集中了兵力优势,其实也很难用上(其实兵力优势也不大,因为我军参战部队是连续战斗,普遍都不满员,被围美法军却有6000人)。
到后来美军了解了志愿军作战特点后,甚至便不再与我步兵进行接触,而是拉开距离使用空炮火力来杀伤我军。待我军兵力、火力被大大损耗,处于极度疲劳状态时,其再反击,这一点在第五次战役中表现得尤为明显。
而在整个抗美援朝运动战期,我军伤亡人员中,被其航空兵杀伤比例为7%到8%,被其炮火杀伤比例为70%到80%,由此可见一斑。
这就是抗美援朝战争极度艰难的情况了,我们抓住了美军,但很难吃掉;击败了美军,又很难顺利追击(美军坦克当前卫,步兵汽车行军,炮兵航空兵压制我追击部队);甚至缴获了装备,美军还要派飞机来轰炸。
比如第二次战役的西线作战,要是没有美军航空兵,我们的战果要大得多;再如东线作战,其实情况也是如此,这还是在大胜的情况下。到第五次战役后期作战的被动局面下,就更麻烦了,作战的伤亡也越来越大。
五次战役后的阵地战时期,美军更是在极力发挥其“范佛里特弹药量”的火力优势,对志愿军阵地狂轰滥炸,给我军的阵地防御造成很大压力。
很明显,美军这种对手是不好对付的。它不仅强在了武器装备优势的现实存在上,更懂得如何发挥现代武器装备的性能。尤其其能够逐步发现志愿军的强项和劣势,在作战时以其之上制我之短,以其之短避我之长。
具体来说就是通过航空兵遏断我后勤线,以空炮火力杀伤和消耗我军,而不以步兵缠斗为主,尽量避开志愿军擅长的近战、夜战。
我军是从战火中一路打出来的,知己知彼的道理比美军明白得多,近战、夜战本就是针对敌我优劣势,所确定的战法,而且是在战前就明确的。这是受限于敌我武器装备差距背景下的必然举措,否则是没法打的。
既然美军对我进行针对性作战,那么我们就要创造条件扭转形势,进行对美军的针对性作战。
首先后勤是生命线,一方面苏联空军和志愿军空军参战,确保鸭绿江及朝鲜北部的空域安全;其次大量高炮部队在交通要道配置,打击美军战机,减轻其轰炸威胁;然后打造铁路、公路运输的大动脉,通过各种手段使得美航空兵的绞杀失败,前线志愿军的兵员、武器供应不再受到致命威胁。
其次针对美军空炮火力对我地面部队的打击威胁,我军构筑以坑道为核心的防御工事,使得其炮火的杀伤效率从40到60发炮弹伤我一人提升到了660发炮弹伤我一人,即便是“范佛里特弹药量”,它也是逐步失效的。
另外加强炮火建设,大口径火炮、火箭炮、反坦克装备源源不断供给到前线部队,虽然我火力强度仍只有对方的几分之一,但已经将双方火力差距大为缩小。
在这种情况下,志愿军照样打歼灭战,不过是采用“零敲牛皮糖”的战术,一点一点地敲美军。因为在双方阵地都全部堡垒化以及我无战场制空权的背景下,整师、整团的歼灭战还是难以进行,敌我双方均是如此。
美军不是不想跟我军进行步兵交锋,不想打近战、夜战吗?那我们偏偏就跟它们打。在这种小歼灭战中,其实也遵循了集中优势兵力火力的原则。
阵地战中后期,志愿军火力已经增强了很多,对美军阵地的进攻中也能集中相当多的炮火,而且力求消耗美军的有生力量。
比如对有的阵地,志愿军是攻而不占,杀伤了美军后就撤了;美军再来我们就再打,如此反复便能大量杀伤其步兵。
在1953年的马踏里西山战斗中,志愿军中不是很强的120师358团跟美军陆战1师交手,都能在进攻战中打出了1比5的战损比。而在丁字山的防守战中,在美军极度夸张的猛攻下,也打出了1比7的战损比。
美军步兵消耗不起,便在建制内大量附编韩籍兵,同时采用服役点数轮换兵员,实际使得部队的战斗力更为下降,士气也非常低。
而我们后来上去的轮战部队,都是抱着获得现代化战争经验的目的去来的。新开上来的部队换装苏械武器的比例很高,在对美作战中也取得了很好的战果。
要知道此时的对美作战,我们已经不是运动战时期主要靠轻步兵的作战了,而是各兵种的协同作战。
此时我军依然没有战场制空权,总体火力还是弱于美军,但我们在这种情况下还是有把握守住阵地,并拿下敌军的阵地。
还是《亮剑》中最后孔捷说的那句话:如果我们的火力和技术装备能达到他们一半的水平,我们就有把握彻底地消灭他们!
美国后来为什么不敢再打下去了,不是因为其多么爱好和平,而是因为实在打不赢了。同时我军经历了抗美援朝战争的洗礼,在现代化建设上取得了巨大的飞跃,多兵种协同作战能力也达到了炉火纯青的地步。
新中国能在建国初期的极度困难情况下就将当时世界上最现代化的国家和军队打败,打出了国威、军威,使得中国人的国际地位大增。
甚至直到今天,这仍然是一笔巨大的精神财富。我们在享受这一切的同时,更应该看到当年志愿军战斗的艰辛,看到志愿军在极度艰难的情况下,是如何去打赢的,这些历史经验也是有益于当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