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郎朗的父亲在接受采访时说道:
“最近有个叫刘亦菲的女孩正在倒追我儿子,不过我没有答应。”
而当记者问及他会找什么样的儿媳时,郎父则表示:
“我们是艺术家,注重精神上的享受,我觉得找皇家的还不错,我们和查尔斯王子关系特好。”
那么要求如此之高的郎父,为何会选择接受吉娜?
从籍籍无名到钢琴大师,郎朗又经历了怎样的辛酸呢?
01
1982年,郎朗出生在沈阳市的一户普通人家。
父亲是公务员,母亲只是一个工人,做着维护机房的简单工作。
郎朗的父亲郎国任,是个狂热的音乐爱好者。
不仅擅长拉二胡,还会吹笛子,因此受到父爱熏陶的郎朗 从小就很有音乐天赋。
一天郎朗在看《猫和老鼠》时候,竟然无师自通的用一架旧钢琴,完整的弹出来汤姆猫所弹奏的那首《匈牙利第二狂想曲》。
这一举动,让父母惊讶不已,于是郎国任下定决心,一定要把郎朗培养成,世界一流的钢琴家。
1985年,在郎爸朋友的介绍下,郎朗成为了沈阳音乐学院朱雅芬教授的学生,开始正式学习钢琴。
初见朱老师,郎朗还是个4岁的娃娃,当老师问他为什么学钢琴时,他坚定的说到:
我喜欢音乐,将来我想成为钢琴家,不管多么苦,我都不怕。
于是凭借着对音乐的热爱,年仅五岁的郎朗,就在东三省拿下来少儿钢琴比赛的第一名,并且举办了演奏会。
年少成名,风光无限,父母在郎朗的身上,看到了无限的希望,于是他们把工作之余的时间,都拿来督促他练琴。
在郎朗的记忆中,几乎没有童年,小的时候,他能做的只有2件事,学习和练琴。
功夫不负有心人,1989年,在首届沈阳少儿钢琴比赛上,7岁的郎朗再次获得了第一名。
取得了冠军的郎朗回到了朱老师身边,想要继续跟随朱老师学习。
却被告知,如今的朱老师已经无法继续教导郎朗了。
朱老师还说:想要郎朗有更好的发展,必须要去北京学习。
02
为了孩子更好的发展前途,郎朗的父母决定,带他去北京。
但在北京人生地不熟,郎朗母亲也没法带着孩子四处找老师,但父母都去,就没有了经济来源。
于是,父母做了一个决定,由郎爸辞去自己公务员的工作,而郎朗的母亲在老家上班赚钱。
这是一个疯狂的决定,要知道,当时的郎爸以特警的身份在家乡倍受尊敬,郎朗也有一定的名声,走在哪里都是中心。
但来到北京,一切都变了。
瞬间人生轨迹一落千丈,没有房子,没有户口,没有身份。
父子两个只能挤在地下室,每个月靠着母亲家乡寄来的生活费艰难度日。
而朗朗的父亲,则每天在北京的各大音乐场所,音乐学院等着,希望可以遇到合适的教授收下自己的孩子。
就这样持续了一段时间,终于有一天,有位工作人员被他打动了,给了他中央音乐学院丛老师的地址。
1990年,无业人员郎国任领着郎朗拿着门牌号,按响了丛老师的门铃。
丛老师对这两个不速之客很不待见,但看见郎国任和郎朗脸上的期待之色,决定给郎朗一个机会。
一节课过去后,丛老师看到了这个男孩的天赋,但也发现了郎朗的不足,并说道:
这个孩子的指尖发木,感觉不好,回去以后好好练习一下再来吧。
练习几个月后,丛老师却说,郎朗毫无天赋,简直是朽木不可雕也,实在教不了他,让郎国任另谋高就。
当时正是考中央音乐学院附小的重要时刻,半路换老师是犯大忌的。
面对这样的境况的郎爸,又气愤又无奈,只能更加严厉的督促郎朗练习。
而郎朗当时才8岁,正是喜欢玩耍的年纪,巨大的压力之下,郎朗扛不住了。
他想回家,回到那个没有压力的地方,回到那个有妈妈在,有妈妈疼爱的地方。
气愤的郎爸,在发现了郎朗练习钢琴的态度改变的情况下,竟然拿出了一瓶药。
郎爸把药扔在郎朗面前,愤怒的和朝郎朗说到:
“如果你不想练习钢琴的话,那把这些吃下去,然后咋两一起去死。”
年少的郎朗拿起瓶子就要吃,但是又想起了妈妈。
郎朗把药瓶扔在地上,像一头小狮子一样,冲向了父亲,并哀求道:
“爸爸我不想死,我为什么要死,我明明什么都没错!”
面对儿子的哀求,郎国任心软了,于是他捡起了药瓶,陷入了沉默中,郎朗看着这样的父亲,感到十分内疚,于是又重新振作了起来。
后来,通过朱老师的介绍下,他拜到了赵国屏老师门下继续学习。
03
上天不会辜负努力的人,1999年,郎朗在3000多个竞争者中拔得头筹,成功进了中央音乐学院附小就读。
在赵老师的教导下,郎朗的音乐水平直线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