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也没想到,滴滴出行赴美上市的第二天,国家网信办就启动了对滴滴出行网络安全审查的公告,公告中罕见提及的《国家安全法》《网络安全法》瞬间引发网友热议。
随即,网信办通报称“滴滴出行存在严重违法违规收集使用用户个人信息问题”,根据《网络安全法》责令应用商店全面下架滴滴出行App,要求滴滴出行认真整改。对此,滴滴出行回应称:坚决落实有关部门相关要求,暂停新用户注册,严格按照有关部门要求下架整改。
前脚刚在美国上市的滴滴出行,转头就被网信办重拳出击的背后,滴滴出行之外还有谁在监听普通用户生活?隐私裸奔背后究竟谁来买单?个人信息安全又该如何进行保护?这些问题都值得我们深思。
滴滴出行并非个例 隐私焦虑始终存在
事实上,诸如滴滴出行这样违法、违规应用APP并非个例,早在2019年网信办便在全国范围内开展app违法、违规使用个人信息专项治理行动。今年5月份起,网信办通报了三批共222款App涉嫌违规使用个人信息,涉及输入法、地图导航、求职招聘、浏览器、网络直播、新闻资讯等多个行业。
其中不乏下载量巨大、日活用户高、用户粘性极强的某些新闻资讯App,相关新闻报道资讯经常可见,譬如此次网信办对滴滴出行严肃处理外,对运满满、货车帮、BOSS直聘启动网络安全审查都属于被揭露的反面案例。
在应用开发商肆无忌惮调用用户个人信息背后,是用户关于日常生活被监视的隐私焦虑。以笔者为例,闲暇时和朋友讨论准备周末相约去钓鱼,转身打开购物app就发现平台在为你推送渔具,仿佛有人在监控我们的日常生活一般,细思极恐。相信笔者这样遭遇并非个例,对普通用户来说类似这样的隐私泄露焦虑始终存在,那么庞大的用户数据安全又该如何保护?
防止大数据滥用需各方通力合作
我们知道,2019年12月国家网信办、公安部、工信部、市场监管总局四部委联合印发《App违法违规收集使用个人信息行为认定方法》,对App违法违规行为有了明确标准认定。尽管网信办没公布滴滴出行具体的违规行为信息细节,但从此前网信办通告措辞来看,滴滴出行的确存在情节严重性质的大数据收集滥用状况。
至于作为关键信息基础设施运营者,滴滴出行在中国境内收集、产生的个人信息和重要数据是否按规在境内存储,是否发生数据被窃取、泄露对国家安全产生威胁,我们并不好盲目臆测。
回归到问题本质,要想防止App开发商滥用大数据,还需要手机厂商、政府、开发者通力合作。作为数据收集、传输的载体,智能手机厂商在数据收集、隐私保护层面还要更加重视。目前,苹果手机iOS14系统中引入麦克风、摄像头、位置调用记录查看权限,iOS15系统引入app应用隐私报告、邮件隐私保护,safari浏览器防止追踪ip地址等隐私保护功能。
无独有偶,MIUI12中小米引进功能相近的照明弹功能,用来记录app对隐私调用记录,魅族发布手机行业首份隐私安全白皮书,vivo发布《关于APP违规收集与使用个人信息等侵害用户权益问题的自查通知》,号召开发者开展自查自纠,平台持续对全库APP进行隐私合规专项排查,一旦发现问题将采取下架、应用冻结、账号冻结等措施。尽管越来越多的厂商选择将是否开放追踪、隐藏ip地址的权利交予用户,但还应该号召更多厂商参与进来,让普通用户日常生活过得更安心。
作为监管机构,关于个人信息收集保护政策法规还需逐渐完善。好消息是目前深圳市公布《深圳经特区数据条例》,条例明确规定应当在事先充分告知前提下取得个人同意,数据处理者应提供撤回同意途径;同时对人脸识别、声音解锁等数据获取滥用进行限制;不得不通过数据分析无正当理由对交易条件相同的交易实施差别对待;用户有权拒绝个性化产品服务信息推送等多项内容。
市场监管总局也发布《价格违法行为行政处罚规定(修订征求意见稿)》明确规定大数据杀熟、低价倾销等违法行为的监督、检查、处罚措施,这对滴滴出行以性价比换取用户增长获得流量的发展模式无疑是一种限制。
作为数据收集运行主体,APP开发商应该加强自身监管约束,以滴滴出行为反面教材警醒,打造一个与消费者、供应商、服务商形成良好的生态闭环,将隐私敏感信息开放权交给用户,让个人信息保护成为常态化的监管,给用户安心出行、放心购物的生活环境。
最后回归到网约车出行市场,在行业监管环境不断健全、执法力度不断加强、监管范围不断覆盖的大环境下,滴滴出行流失的用户需要新的安全平台,对其他网约车品牌意味着全新机遇。但在优惠活动吸引用户入驻同时更应该吸取滴滴教训,安全、稳定、放心的环境来增加用户粘性,推动自有平台发展。
文章最后,上文笔者提到的多方协同保护个人信息安全之外,作为用户我们在下载应用App时应多加留意,如若发现信息泄露可以根据法律法规要求网络服务商删除相关信息或向有关部门及时举报揭露,合理运用法律武器维护自身权益。个人信息保护监管成为常态路上企业责任、法律法规、监管机制、保护意识缺一不可,建立完整的隐私数据行业监管体系还需要各个参与者共同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