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作者:bang

红军陷入绝境,一名国军中将电告彭德怀:给你们创造一次歼敌机会

bang 2021-09-11 161
红军陷入绝境,一名国军中将电告彭德怀:给你们创造一次歼敌机会摘要: 天择杂谈由天择创办,欢迎关注。1936年11月初,在西安督战的蒋介石得意洋洋地向部队宣布:“红军已是穷途末路,目前已经到剿匪的最后 10 分钟,我们有绝对把握消灭红军。”蒋介石为此...

天择杂谈由天择创办,欢迎关注。

1936年11月初,在西安督战的蒋介石得意洋洋地向部队宣布:

“红军已是穷途末路,目前已经到剿匪的最后 10 分钟,我们有绝对把握消灭红军。”

红军陷入绝境,一名国军中将电告彭德怀:给你们创造一次歼敌机会

蒋介石

为此,蒋介石决心集中兵力从庆阳、固原、七营、同心、中卫等地进击红军,妄图南北夹击,全歼红军于庆阳苏区,进而直捣陕北。

就当时的情况来看,形势对我军非常不利,红军已经陷入绝境,让我们来看一下当时的战略形势。

1936年10月9日,红一、红四方面军在甘肃会宁西关会师。22 日,红一、红二方面军在会宁和静宁以北的将台堡会师。至此,红军长征全部胜利结束。三大主力胜利会师。

红军三大主力会师后北移至海原、靖远打拉池地区,严重动摇了国民党在西北地区的统治。国民党军立即发起了大举进攻。

为了粉碎敌人的进攻并推动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10月25 日,按照中革军委的部署,红四方面军第30军渡过黄河。随后,红9军、红四方面军总部和红 5军也相继渡过黄河,准备执行宁夏战役计划。

但是宁夏战役计划并不顺利,使红四方面军第 5、第 9、第 30 军孤悬河西,而河东红军主力也在敌军重兵围攻下,处于回旋余地狭小的地区。

此时,蒋介石不顾中共一再提出的“停止内战、一致抗日”的主张,继续顽固推行“攘外必先安内”的反动政策,亲自坐镇西安督战。

蒋介石调集国民党军第1、第 3、第 37军和东北军第 67 军、骑兵军共计5个军的重兵,分四路发起进攻,企图趁红军立足未稳且十分疲劳之际,将红军消灭于靖远、海原地区。

面对敌军的攻势,红军的处境十分危险,除了兵力不足的因素,还有异常险恶的自然环境。

当时红军所处地理位置正是黄土高原最贫瘠的陕甘宁交界处,这里人口稀少,干旱少雨,物产不丰,尤其是粮食和水源严重不足。

数万红军拥挤在这样一个狭窄的范围内,无法补充兵员、筹粮筹款。在此情况下,如果不打退敌人的追击,红军将被迫撤离陕甘,东渡黄河,这种形势是很不利的。

位于河东的红军,在几十万国民党军的围攻下,不得不放弃西征以来开辟的大片新解放区,开始由打拉池、海原地区逐次向东转移,寻机歼敌。

红军陷入绝境,一名国军中将电告彭德怀:给你们创造一次歼敌机会

红军三大主力会师

这时的国民党中央军仍然步步紧逼,已追至陕甘根据地的大门口了。河东红军被压缩在定边、盐池以北,豫旺以东,曲子镇以南这一狭小空间内作战,周旋的余地越来越小。

河东红军不要说部队越冬被服无处解决,就连筹粮和休息的时间都得不到。由于红军一直找不到歼敌机会,处境日渐艰难。

由于战场情况转瞬即逝,毛主席10月29日致电彭德怀:

“与南敌决战,关系重要。现敌轻我锐进,胡敌先头又是郭华宗旧部周、孔两师,打得好可获大胜。”同时提议:“全战役须掌握在你一人手里。”

毛主席知道在此关键时候,必须要集权给彭德怀,从而排斥干扰,这是发挥战略战术优势、克敌制胜的法宝,这与蒋介石连长式的指挥是根本不同的。

毛主席指示彭德怀,对待国民党军要采取不同的态度,即对待东北军要以争取为主,对待胡宗南的第1军要以打击为主。

第1军是蒋介石嫡系的部队,是蒋介石赖以起家的本钱。部队中的各级主官十有八九是黄埔军校的学生,军长胡宗南是蒋介石的心腹爱将,武器装备均属一流。自调到西北战场后,第 1军一直未遭到过致命打击,倚仗优势兵力和优良装备,骄横嚣张,目空一切。

在这种情况下,挫败国民党军队的大举进攻,特别是能否沉重打击胡宗南指挥的中央军,就成了中共和红军能否继续在甘北和陕北坚持的一个战略关键。

据此,红军前敌指挥部决定集中主要兵力给予胡宗南部歼灭性打击,另以一部兵力牵制国民党第 3、第 37 军,并相机予以打击, 对东北军第 67军、骑兵军积极开展统一战线工作,迟滞其前进。

然而红军数次诱歼胡宗南第1军的计划尽皆落空,国民党军队接连占领了海原、同心、中卫等地。

红军逐渐陷入绝境,所以蒋介石得意至极,判断红军经长途跋涉,不堪一击,这才信心十足地向部下宣布:目前已经到剿匪的最后10 分钟。

此时的前线总指挥彭德怀承受了极大的压力,他一次又一次提出作战计划,又一次次地被放弃,这使毛主席深知对中央军作战之不易,为此他一再对彭德怀说:

红军陷入绝境,一名国军中将电告彭德怀:给你们创造一次歼敌机会

毛主席

“部署得好,有打着可能,再忍耐几天有消灭周孔一师的希望”。

彭德怀打击胡宗南第1军的作战计划为什么总是落空呢?这与东北军有关。

因为东北军与中央军齐头并进、相互倚卫,他们互相贴在一起,红军难以对他们实施分割。

随着国民党军的步步紧逼,红军不断后退,回旋余地越来越小,红军陷入了绝境,这令前线总指挥彭德怀心急如焚。

就在红军陷入绝境的时候,在前线指挥部的彭德怀收到了一封足以改变整个战局的电报,电报明确告诉彭德怀:给你们创造次一歼敌机会。

那么这封电报是谁发的呢?这封电报是东北军第67军中将军长王以哲发的。

王以哲在电报中说道:现东北军又奉令向山城堡、环县一带前进,并限20日前完成任务,若有违误即革职拿办。为配合友方,东北军决于16日进至豫旺堡,然后缓至19日再出发前往山城堡。考虑到胡部一向不按指定路线前进,必紧随红军身后急进,应有作战可能。

但是电报中又强调,虽然给你们创造一次歼敌机会,但是非常顾虑红军不是胡的对手,因而再三叮嘱:“为保存抗日力量,亦似不必作无谓牺牲”。

那么一个国军中将军长为何给红军发电报说创造歼敌机会呢?他又是如何创造歼敌机会的呢?

因为东北军的67军军长王以哲是在张学良的授意下这么做的,另外王以哲还有另外一个身份:中共秘密党员。

王以哲,字鼎芳,于1896年出生于黑龙江省宾县。1911年入宾州府中学堂学习。他中学毕业后,投考河北军官学校第8期步兵科就读。毕业后,历任东北军军士教导队排、连、营长等职。

王以哲的军事能力很强,所以提升很快,1925年晋升为第39团上校团长,1926年升任张学良卫队的少将旅长,1928年被提升为19师中将师长。在东北“易帜”后,王以哲任陆军独立第七旅旅长,驻守沈阳。后来他出任东北军第67军中将军长。

红军陷入绝境,一名国军中将电告彭德怀:给你们创造一次歼敌机会

彭德怀

1935年夏天,蒋介石驱使东北军开赴陕北继续剿共。67军尾追红25军,辗转陕南、陕北等地。王以哲于8月率部住洛川县城内。

9月下旬,王部属110师师长何超率部在劳山湫沟沿中红军埋伏,全师覆没,师长被击毙。10月,王部107师619团在甘泉榆林桥被歼,团长高福源被俘。11月的直罗镇战役,57军109师及106师一个整团被歼。

红军经二万五千里长征来到陕北,连续三次战役的胜利,给张学良、王以哲莫大震惊。

尤其是高福源团长被俘后,我军以礼相待并将其放回,高福源回到东北军后对红军非常夸赞,并向王以哲晓以抗日大计,王以哲深以为然,他将高福源秘密送去见张学良。

高福源陈述了中共的主张,张学良深受震动,张学良对王以哲与中共的交往就默许了,从而开始了东北军与红军的秘密交往。

1936年初,张学良在洛川设立前进指挥所,他与王以哲商议东北军的去留大计,他们都知道蒋介石想借红军的手削弱东北军的力量,张学良让王以哲秘密与红军联系。

1936年2月25日,王以哲在洛川城内柳营会见了中共中央联络局局长李克农和苏维埃政府贸易总局局长钱之光等,双方就红军与67军局部合作达成口头协议。

1936年4月9日,在王以哲的努力下,他陪张学良赴延安与周恩来举行著名的延安会谈。双方共商抗日救国大计,探讨逼蒋抗日之可能,并就两军停战、互相通商、互派代表等问题达成协议。由于王以哲的精心安排,这一会谈非常秘密,蒋介石没有觉察。

1936年7月,王以哲由周恩来介绍,秘密加入了中共。不过对于王以哲是秘密党员的事,只有极少数人知道,就连在东北军里的很多党员都不知道。

其实对于红军的处境,王以哲非常清楚,但是他不敢贸然行动,因为他承受着来自各方面的压力。

一方面,东北军与红军妥协的消息早已传遍南京,南京政府在东北军中大量安插耳目,严密监视,王以哲知道,如果稍有不慎即会暴露,必将招至杀身之祸。

红军陷入绝境,一名国军中将电告彭德怀:给你们创造一次歼敌机会

王以哲

另一方面,蒋介石亲自赴西安指挥,他对西北“剿总”军事剿共的部署督促甚严,大量补给源源不断,使东北军没有借口拖延不前,几乎每天都用飞机投送命令逼迫东北军推进。

以前中央军没有进入西北时,东北军可以假装前进受阻停滞不前,但现在蒋介石派飞机在天上监视,地上有中央军的比照,胡宗南也不断催促。这使得王以哲不得不与胡宗南部并驾齐驱。王以哲除非抗命,否则很难不前进。

为此王以哲向红军多次说明:“为避耳目计,弟以不后胡军为宜。”

张学良对表示:“过于延缓于各方均不利,总以于协同中不露痕迹为宜。”

除了这些原因外,还有一个深层次的原因,张学良、王以哲对红军能否战胜胡宗南的第1军缺少信心。

胡宗南的第1军不仅武器装备好、后勤保障足,而且军官基本都是黄埔军校的毕业生,部队战斗力要比东北军强得多。

而河东的中央红军主力3万人不到,面对中央军20多个团的优势兵力和装备,没有必胜的把握。

到了11月,眼见红军一退再退陷入了绝境,张学良和王以哲非常清楚红军一旦不能击退中央军,那么东北军就会陷于孤立,前途同样不容乐观。

所以张学良和王以哲决定冒险给红军创造一次歼敌机会,王以哲于是就给彭德怀发了一封非常机密的电报。彭德怀接到后报告毛主席:已有歼敌机会。

由于王以哲的配合,战场形势很快发生了剧变:东北军故意放缓行动,使胡宗南孤军暴露在红军的面前。这正是红军苦等多日的战机,绝对不能轻易放过,彭德怀决定在山诚堡地区围歼胡宗南一部。

1936年11月16 日,红军各部大踏步后退,装作溃败的样子,向山城堡南北地区集结,进一步吸引胡宗南部孤军深入。

空中的国民党飞机发现红军行军队形松散,认为红军已溃不成军,胡宗南果然上当了。他于1936年11月17日把第1军分成三路追击红军:

红军陷入绝境,一名国军中将电告彭德怀:给你们创造一次歼敌机会

蒋介石与胡宗南

左路第 1师第1旅李正先部由宁夏灵武县惠安堡东进。

中路第 1师第 2 旅詹忠言部向萌城、甜水堡推进。

右路第 78师丁德隆部由田家塬向山城堡前进。

第 43 师周祥初部、第 97 师孔令恂部为第二梯队,跟进至豫旺县城及附近地区。

谁知,追击命令刚刚下达,胡宗南部左路第1师第1旅第2团团长、黄埔三期生杨定南就被红军冷枪打死。当时杨定南正带着卫兵站在一个高地上用望远镜察看地形,突然从侧面打来两枪,杨定南当场毙命。

杨定南被红军射杀令胡宗南心中一惊,他暗想这事不太吉利。但令他没有想到的是就在当天,中路第1师第2旅第3团刘超寰部在萌城、甜水堡地区遭遇红四方面军第4军和第31军伏击,损失了600 余人。战斗中,团长刘超寰腿部中弹,被打成重伤。

一天之内损失2个团长,不但没有使胡宗南冷静下来,反而使他恼羞成怒,命令第43师接替中路,继续追击红军。他誓言要找红军报仇。

对于东北军故意放慢前进速度,蒋介石并不知情,蒋介石认为陕甘苏区东南西三面都已被国军重兵包围,只要占领定远、靖边一线,既可从北面完全封锁苏区,威胁陕北红军根据地中心——当时中共中央所在地的保安。

同时又可打通和陕西国军李仙洲、高双成等部的联络,完全解决胡宗南部的给养。于是电令胡宗南率部火速向定边、靖边方向追击,同时严令东北军第 67 军和骑兵军火速推进,配合胡宗南部行动。

为了敷衍蒋介石,王以哲发电报给蒋介石称:追击命令已经下达,东北军各部开始行动。

而实际上,东北军在此后三天时间内,以蜗牛般的速度行进,以便拉开与胡宗南部的距离,好让红军围歼胡宗南部。

红军陷入绝境,一名国军中将电告彭德怀:给你们创造一次歼敌机会

山城堡战役纪念碑

18日,胡宗南部占领惠安堡后,主力向定边、盐池一线推进,而右路第 78 师丁德隆部误以为红军主力已向洪德、环县方向转移,便自甜水堡南下,孤军向山城堡方向追击,妄图南北夹击红军。

就当时红军的力量来看,只能伏击胡宗南第1军的一部,而胡宗南部第78师孤军向山城堡方向追击,给红军创造了围歼的好时机。

位于甘肃环县以北洪德城和甜水堡中间地带的山城堡,是一个只有十几户人家的小镇。别看它不大,却南系关陇、北通河套,历来为兵家相争之要塞。

这里传说曾是西周姜子牙“封神”的地方。到了明朝成化年间,明朝将领马文升为防止元朝后裔瓦刺部的侵扰,在这里构筑了一座城堡,取名“山城堡”。

马文升为何在这个地方建立城堡呢?因为方圆几十里,只有这个地方有一处水源可以饮用

在这一地区,水比油还要贵,因为山沟里的水又苦又涩不能饮用,当地老百姓只能靠窖雨水过活,一窖雨水喝不了几个人。

而第78师夺取山城堡,其目的就是夺取水源,这一切当然瞒不过彭德怀的眼睛。

彭德怀断定78师必须会夺取山城堡,而这一带平川交汇,山城梁海拔1600 多米,四周沟壑纵横,梁峁起伏,土寨很多,地形复杂,便于大部队隐蔽,是一个理想的歼敌战场。

20 日,山城堡地区上空阴云密布,北风呼啸,天气严寒。红军设伏各部已隐蔽进入山城堡南、东、北地区,构筑工事,封锁消息。当地群众积极配合,实行坚壁清野,封闭了水源,埋藏了粮食,只待敌人自投罗网。

而第1军第78师一部果然如约占领山城堡,结果遇到红军的围攻。

山城堡之战,红军三大主力同心协力,共歼灭国民党军第1军第78师1个多旅,沉重地打击了胡宗南部的嚣张气焰,迫使该敌全线退至大水坑、萌城、甜水堡及其以西地区,从而停止了对陕甘苏区的进攻,壮大了红军的声威,对促进逼蒋抗日方针的实现起到了积极作用,为长征画上圆满的句号。

红军陷入绝境,一名国军中将电告彭德怀:给你们创造一次歼敌机会

山城堡战役总指挥

山城堡战役之所以胜利,第67军中将军长王以哲起到关键的作用。

也因为王以哲思想进步,坚持抗日,所以遭到了反动势力的记恨,1937年2月2日,在东北军“少壮派”应德田、孙铭九等发动的变乱中,王以哲遇害牺牲。

天择是作者的笔名,对历史和哲学颇有研究,欢迎关注。

觉得文章有用就打赏一下文章作者

支付宝扫一扫打赏

微信扫一扫打赏

阅读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