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5年的解放军大授衔是人民军队浓墨重彩的一笔,在这次史无前例的大授衔中,涌现了10大元帅和十大大将。
其实在过了几十年之后,我们再回头看这份名单,我们不难发现,这份名单既不是简单的论资排辈,也不是论功行赏,而是一种微妙的平衡。
小平同志曾经指出,我军历史上是由各个山头、五湖四海集中起来的。过去,有三个方面军,每个方面军又是由好多山头结合起来的。
小平同志的话,在1955年的授衔中得到了很好的体现,从最初红军的构成来看,一方面军,二方面军,四方面军这三大主力,以及中央红军长征之后留在南方的南方红军都有元帅或者大将作为代表。但是唯独真正发端于陕北的陕北红军的最高军衔,仅仅是阎红彦同志被授予了上将军衔。
那么为什么陕北红军没有涌现出大将与元帅呢?
首先陕北红军不等于陕北的红军
陕北红军这支了不起的队伍其实分为两部分,其中很重要的一部分是徐海东大将从鄂豫皖根据地长征到陕北的红25军,另外一部分则是由西北革命军事委员会统一指挥的红26军和27军,合编成红十五军团,又称陕北红军。
所以我们不能看出,被大家认为是陕北红军代表的徐海东大将,其实是个外来户,他是从红四方面军走出来的将领,他所率领的红25军是源自于鄂豫皖根据地,并非脱胎于谢子长,刘志丹领导的中国工农红军陕甘游击队,徐海东大将是在1935年经历的长征之后,才碾转来到陕北,严格地说只能算半个陕北红军,并不能代表土生土长的陕北红军。
真正发源于陕西这片黄土高原的陕北红军的历史,可以追溯到1932年,由谢子长刘志丹组建的中国工农红军陕甘游击队。这支活跃在黄土高坡上的队伍,最终在1955年没有走出一名元帅或者大将最高军衔,是早已在地方工作的阎红彦上将。
其次谢子长,刘志丹过早牺牲
之所以在1955年,发源于陕北的陕北红军在史无前例的大授衔中,在元帅以及大将军衔上颗粒无收,最根本的原因就是陕北红军两位杰出的领导人谢子长以及刘志丹同志过早的牺牲了,没有看到新中国的成立。
在上世纪的80年代末,90年代初,我国官方评选出了36位共和国杰出的军事家,这36位军事家,包括了6位共和国统帅,10大元帅,十大大将,以及11位牺牲在建国前的优秀的军事将领,其中就包括新四军的首任军长叶挺,红十军团的负责人方志敏,以及陕北红军的杰出领袖刘志丹同志。
在这份星光璀璨的榜单里我们不能发现,36位军事家的准入门槛是相当高的,那就是必须要相当于大将及以上军衔。
在55年的授衔中,不仅诞生了10大元帅,10大大将,更诞生了55名开国上将,但是在这36位军事家的名单中,上将无一人入选,更别说中将以及少将了,所以我们认定军事家的门槛被设定在了大将这一级别上,这个认识是非常的靠谱的。
在这份名单中,叶挺的名字出现在了10大元帅之后十大大将之前,这其实在传递一个信息,那就是叶挺被共和国的领袖们视同于元帅军衔,而刘志丹的名字则出现在了榜单相对靠后的位置,所以可以肯定的是,如果刘志丹同志没有牺牲的话,他很有可能在1955年被授予共和国大将的军衔。
而陕北红军的另外一位灵魂人物谢子长同志同样也是英年早逝。谢子长是我国革命历史上不可或缺的重要人物,在他的身上开创了许多个第一,谢子长是第1个在陕北这块黄土地上点燃革命火种的人,他也是第一个在陕北打起红军旗帜的。
1927年,谢子长领导了清涧起义,一九二八年,谢子长与唐澍以及刘志丹共同领导了渭华起义,由此拉开了星星之火在陕北这块热土上熊熊燃烧的序幕。
1932年,由谢子长领导的西北反帝同盟军改名为中国工农红军陕甘游击队,这是在陕北这片热土上第1次出现红军的旗号。
然而多年的征战,再加上西北地区,原本就属于我国比较落后的地方,医疗条件也相对较差,使得谢子长同志身上落下了一身的伤病,最终在1935年离开了我们。
如果谢子长同志没有过早的去世的话,以他创建革命根据地,开创陕北红军的功劳,是具备评选共和国元帅资格的。当然这一切都只是一个资格而已,还得看后续的抗日战争以及解放战争中他的个人表现,但是我觉得再怎么样他也应该和方志敏同志一样,至少是大将之选。
随着这两位灵魂人物的过早离世,这就使得整个陕北红军的星光略显暗淡了一些,这也使得谢刘二人带出的陕北红军,最终无缘元 帅与大将军衔。
陕北红军对于中国革命历史的意义极为重大,作为土地革命时期,我军我党掌握的最后一块革命根据地,是中央红军长征的终点,也是中国革命走向胜利的一个重要的起点。
在建国后,尽管在军界出生于陕北的陕北红军只有一个上将作为代表,但是在政界还是有许多来自陕北的同志。
其实关于陕北红军为什么无缘大将与元帅军衔,这是我们后人的庸人自扰,革命先辈们参加革命是为了救国图存,是为了最广大的劳苦群众,而不是为了能够将来评元帅大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