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中国航空工业给了空军不少好装备,特别是本次航展已明确中国空军进入了“20时代”。高手无敌总是相当的寂寞,那么在下个十年二十年中国航空工业该往哪走?在近日新闻发布会上歼20总师杨伟从六个方面描述了下步规划和构想。我们就挑大家最关心的战略打击能力来解读:航空工业将持续开展轰-6系列能力的提升,加速推进新型战略打击武器装备研制,进一步提升我军空基远程战略打击能力。看到这里瞬间明白,航空工业近年吊胃口的轰20彩壳机来看暂时指望不上了,轰-6还得继续改反正字母还剩很多。那么过渡期的准战略轰炸机能长什么样,是轰-6Z plus还是攻击-11无人机?
其实本届航展对此已经有所预警,随着第十三届珠海航展开幕,中国航空工业高调展示空军已正式进入“20时代”,只不过现场“20家族”专用展台成员和我们预想的有点出入。空军20家族四剑客目前只聚齐三个,包括已经批量入役的歼-20、运-20、直-20,但好比七龙珠只集齐了六枚并不完整最重要的轰20又没登场。然后航空工业告诉大家,“20时代”理论和实践都在不断成长变化,暂时轰20就先不要再寻找了,缩小版同台亮相的攻击-11才是20家族新成员。
攻击-11是技术储备
20时代和20家族已经混为一体,以往传统意义上的“歼运直轰”四种机型之外,攻击无人机也上升为一个新的体系。这次荣登榜首代替轰-20展出的正是攻击-11无人机,起源于2013年首飞的“利剑”隐身无人机,采用飞翼布局隐身设计,如果只看外形这就是一款缩小版轰-20。
它的出现也使我国成为继美国X-47B、欧洲神经元之后,世界上第三个试飞大型隐身攻击无人机的国家。同时,从气动布局、内置弹舱、射流小孔(代替升降舵)等创新技术来看,都可以理解为它的出现,就是为将来国产大型隐形轰炸机打下基础、做好技术储备。
攻击-11良好的隐身性能赋予其悄悄突击的可能,机长12.2米、翼展14.4米、机高2.米,已经达到B-2隐形战略轰炸机的近一半大小。最大起飞重量超10吨,作战半径不小于1500公里,续航时间约6个小时。两个内置弹舱,分别可以容纳4枚精确制导炸弹(共计8枚),如果切换成制空模式同样可以携带空空导弹,这种大型无人机火力持续性相当好。
遂行和B-2隐形战略轰炸机同样的任务之外,设计上还突出另一种新颖风格——“忠诚僚机”,以歼-20为例可以引导多架无人机,实际作战中能达成饱和攻击的效果。在现代信息化、网络化战场上,平台作用突显,可以利用其隐身特性和大载弹量,执行一些相对危险的任务。比如作为空中机动前置发射平台,在空中“母机”或地面引导下,利用隐形优势打打伏击或偷袭。其他扩展功能还包括,改装为空中加油机、舰载机等,充分发展其性能优势,也为下一步真正的隐形战略轰炸机打下基础。
轰-6才是改进重点,那么N型之后还有多少潜力可挖,四发、隐身还是变后掠翼?
由于轰-20千呼万唤不出来,那就唯有轰-6换新颜了,这款诞生于上世纪50年代的机型属于爷爷级。原型是苏联图-16中型轰炸机,最大起飞重量79吨,高亚音速(1050公里/小时)、3吨载弹量以及7000公里的航程。虽然能够携带核弹进行战略攻击等,但战场生存能力太弱在苏联也只是过渡机型,很快就被图-95、图-22系列代替。
引进后的改进型号特别多,航空工业最新三款包括N型:空军战略打击型(准战略轰炸机)、K\J型:空军、海航远程战术打击型。特别是N型加装了空中受油管,机腹半埋式弹舱挂高超音速打击利器很令人期待,而且航程突破10000公里大关,作战半径超过4000公里,最大载弹量超过10吨,至少一只脚迈进战略轰炸机大门。
不过受制于轰-6原型设计上的限制,在这三款机型潜能基本挖尽的情况下,轰20还不能及时上线那么应对未来挑战还能怎么改?反正航空业大佬都已经表态要好好改进提升性能,那我们就参考一些网友意见从隐身、加装可拆卸式油箱、增加发动机,甚至改可变后掠翼进行改装,看看这款爷爷机还能玩出什么花样,型号后面还能加上多少字母。
先来款隐身版,很显然对轰-6这样的老爷机来说可变动空间太小,气动布局又不能大调整只能上涂料。因此参考这前一张照片 ,一架轰-6G机身上涂了不少黑色物质,据称这是隐身涂料。不论效果如何,这样的隐身改进方式应该是最合适的,除涂料之外还能变动的就是更换复合材料。
再来款大航程版加装可拆卸式油箱,轰-6最大的弊端之一就是航程太短,瘦长的机体既想要大载弹量又想要多加油,如果在整体布局没有大变的情况下保型油箱是个不错的选择。虽然N型有空中加油能力,但不是执行所有任务都方面进行空中加油,因此多加一个可拆卸或外挂式油箱效果可能挺好。可以有效提升航程,但相应载弹量方面就要付出点代价,这种改型也算是一种战术应用吧,下图参考轰油-6内部油箱模块化设计适合各种任务。
增加动力改型,从轰-6原型开始到最新的N/K/J型,改进最靠谱、性能提升最直接的方法就是换发。包括上面提到的附加油箱最终也要动力强才有用,回到70年代,西飞就曾进行过换发并加装发动机的改进方案。将两台涡喷改为四台JT3D-3B涡扇发动机(波音707配套动力),预计最大航程将达到10000公里也就是现在轰-6N的水平,不过这款发动机推力太大售价也太高超过预算作罢。
后来进一步调整为四台英国斯贝发动机,单台推力可达5.17吨,换发改进后的版本就是不怎么出名的轰-6I。1978年轰-6I成功首飞,最大航程提高到8000公里,载弹量也从原型的3吨提高到6吨,海平面爬升率从18.6米/秒提高到29.7米/秒。机体实际改进相当有限,用的还是英国老古董斯贝发动机,但油耗得到控制无论载弹量、航程、机动性都得到全面提升。按道理这款改型非常成功,性能上和几十年后的轰-6K差不多,而且对应6发、8发轰-8研制工作也在进行中,不过由于国民经济调整等原因最后下马相当可惜。
还有更夸张的可变后掠翼型,相当佩服动手的这位大师,居然将轰-6这种一代轰炸机改成可变后掠翼。看来B-1B以及图-22/160永远都是最好的学习榜样,当年有着米格-23实机参考我们在强-6上还费了挺大劲,最后结果结构超重无果而终。其实没有大推力发动机和必要的工艺水平,这样改型并不实用,不说提高性能搞不好还是超重越改越差。
前面这几款各有各的好处,相对来说要集多重功能于一体还是有点困难,就算航电和武器配套方面完全不用担忧,但机体空间就这么点想动也下不了手。因此来个比较靠谱点的改进,集图-95和B-52于一体的四发放大版,其实也就是当年轰-8的优化改型。
有了当年轰-6I的研制基础,换装四台大推力涡扇发动机,放大机身通过吊挂方式在机翼下方,更直观点就是参考歼-8同样换发放大自歼-7。来个效果图完全就是图-95优化改型,参考图-95SM基本性能如下:最大起飞重量188吨、最大航程11000公里、最大载弹量20吨。如果改进到这种程度,轰-6基本可以说把潜力发挥到极致,大航程及大载弹量可以躲在防区外做为空中武库机,这款造型再服役个几十年也没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