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我们写抗战中的晋绥军文章,发现很多朋友对战史中的一些常识问题搞不清楚。
而且还不光是搞不清楚的问题,这帮朋友还自我感觉良好,总是拿一些错误的东西出来显示自己的“高明”。为了防止给更多读者造成误解,我们也不得不就这些常识来聊一聊了。
谈抗战中后期的晋绥军,我们提到当时的晋绥军是不缺编制,只缺人。因为历史事实在那摆着呢,晋绥军有4个集团军、8个军的编制,此外还有若干挺进纵队、政卫师、炮兵等单位,但实有兵员才12到13万人。
所以,当时晋绥军一个师的实力数便只有三四千人。进而我们也谈了下《亮剑》中楚云飞的358团,该部就算再怎么加强,也不可能出现所谓的加强团比主力师的实力还强的情况。
结果有些朋友就不爽了,说人家整编第74师有3万多人呢,阎锡山暗中保存实力,一个师有几万人,一个加强团有5000人不也很正常?
有这种观点的网友还不是一个两个,所以我们也不妨讲一讲这些问题,充分交流下。
首先谈这个整编第74师,这些网友只知道这是一个“师”,毕竟番号不都写明了嘛,就觉得这家伙真的只是一个师。
可朋友们,你们有没有看到,这玩意前面还加个“整编”俩字儿呢!
所谓整编第74师,实际上是抗战中的第74军改称的,即第74军改称整编第74师,而下属的三个主力师则改称整编旅,每个整编旅比原先少一个步兵团的建制。
乍一看,这是缩编了对吧?
但实际上整编前,第74军全军兵力为32720人,而整编后的第74师实有兵力为30978人,这还不计待编人数。
而且裁掉的这些人多是老弱兵员,同时整编第74师又补入了数千名汪伪警卫军的青壮兵员补缺。
所以,这整编第74师还真是一个师吗?
其实所谓的整编师无非是抗战胜利后国军裁军的一个名头罢了,有的杂牌军可能会被严格限制实力数。但对中央军精锐来说,即便表面上缩减了三个步兵团,但实际多余兵员都充实到其他单位中了,整体实力数是没怎么下降的。
实战中,无论国军这边使用整编师,还是我军作战时的应对,都是将整编师视为一个军看待的。而实际上国军的整编从未完成,南边的整编师和北边没整编的军也都是同级的。
按理说,整编师等同于军,这个应该是常识了。不过大家也都知道,现在上网的门槛比较低,即便这种常识看来还是有不少人不理解。
既然有不理解,所以就有必要讲清楚一点,如果不讲的话,那岂不是一直不理解下去了?
请注意,我们前面提了一嘴中央军的整编师和杂牌军的整编师。
为什么要强调中央军和杂牌军之别呢?
因为近代的国军,即便都是同一种名头的编制,它的细化构成和实力数也完全是不同的。
像整编第74师、整编第11师这种,它的实力是比较强的,中央军精锐嘛。而有的杂牌军整编师,像整编第15师这种的,它能跟整编第74师一个实力数?
所以谈近代的国军系统,必须要区分军系,甚至同一个军系内还要区分派系。要是连这个基本常识都分不清,那也就太说不过去了。
我们谈晋绥军的情况,你拿中央军来举例子?这合适吗?
而且举的例子时间段都不对,我们谈的是抗战中后期的晋绥军,你都聊起来解放战争中的中央军了。以后者的情况,能说明前者的细节?
中央军整编第74师在解放战争时有3万多人,所以晋绥军的暂编师在抗战中后期就得有一样的实力数?
无论从事实,还是从逻辑上讲,都说不过去。
因为晋绥军和中央军,虽然顶的都是国军的名头,但其建军历史和编制实数其实可差远去了。
当年阎老西入主山西搞晋军的时候,老蒋还在四处奔波呢。待北伐后老蒋成了气候,山西易帜,老蒋的部队为国军第1集团军,阎老西的晋绥军则为国军第3集团军。
1929年编遣会议各方不欢而散,1930年那也是大打出手过的。
只不过冯玉祥、阎锡山没搞过老蒋,战后失利的晋绥军才被整编。老蒋摆摆手,只给阎老西留了4个军、8个师的正规番号,后来商震还带了32军的番号和几千兵力出走。
可以说,这时候晋绥军的编制跟中央军多少能接上点。但随后,阎老西重回山西再度掌权,晋绥军的军师旅团编制就比较乱套了。像傅作义的第35军,直辖2个旅6个团,这算啥编制?没辙,人阎老西就是这么搞,还弄出一堆独立旅、后备团来,别人看着乱,他老人家可不乱。
全面抗战初期,晋绥军遭到重创,阎锡山退保晋西一隅,所掌控区域内人口不及百万。
这时候老蒋大方了,一挥手就是4个集团军的番号——真以为人阎老西接不住?
接了,不光接了,还搞出一大堆暂编师的番号,十二三万人的部队,按十七万人的人头向老蒋要军饷。不就是吃空饷嘛,阎长官带头吃他老蒋的。
老蒋自然知道阎老西葫芦里卖的什么药,可也得捏着鼻子认了。
这么多番号搞出来,空饷吃的也是津津有味,阎老西保存什么实力?他又不是八路军,老蒋那边压根不给人正常编制。
要知道,八路军后面还有个正式番号叫第18集团军,一个集团军就给3个师番号?国军在抗战中,可是搞了300多个师出来的。
有人还用八路军的实数来证明一个师、一个团有多少人如何如何,这比拿着中央军跟晋绥军比还离大谱。
都2021年了,还有人搞不清楚八路军的师是怎么回事?老蒋死死限制八路军的番号,可人又不限制晋绥军的番号。
一开始老蒋给了八路军3个师的番号,每个师的实力数都是1万多人。可后来八路军发展后,就不是按照正常编制来计了。
八路军的一个师后来基本上都发展为大军区建制了,等同于国军的战区级别,国军一个战区之下有多少人?
还有拿着《亮剑》中李云龙团说事儿的,楚云飞那5000人的团是电视剧瞎编,李云龙团的实力数就不是瞎编了?
抗战中后期,八路军实行大小团制。
1944年时,全军199个步兵团中,甲种团有34个、乙种团有74个、丙种团有91个,主力合计22万余人,平均每个团兵力千把人。
其中甲种团无非也就是三营九连制,有2000人就算不错了。抗战大反攻前,充实到2500人就是绝对的主力团。甚至晋冀鲁豫军区直到抗战胜利时,还有很多主力团未充实为三营制,全团不及千人的情况。
在上党战役时,陈赓率太岳军区6个主力团参战,一共也才7000人。后来编组为第4纵队时,各团的实力数如上面电报中的记述,哪个主力团的实力达到很夸张的程度了?要知道,这时候抗战已经胜利几个月了。
真以为像电视剧那样,八路军扩编都是想怎么样就怎么样的?
全面抗战初期,是有团级单位迅速扩充的情况,如杨成武独立团短期扩充至7000余人,685团南下打出万把人等等。
但是,兵力扩充到一定程度,是要分割的。杨成武独立团即一分为三,而685团则改为苏鲁豫支队,除了分出去的部队,人家也有3个建制团。
到抗战中后期,八路军完整的军区建制形成,各部补充兵力都是有章法的。如果真以为电视剧演的就是历史,那还要纪录片干嘛呢?
现在很多朋友也是很有趣,一方面对抗战剧瞎编不满意,一方面却又以其中不合理的剧情作为历史依据,处处刷屏。
人家拍电视剧,很多时候是情节需要。你说看电视剧的观众,为什么偏偏要把一些不合理的影视情节当历史呢?
还有很多网友说,别跟电视剧较真,现在的情况可不是我们跟电视剧较真,而是这些朋友拿着电视剧当历史呢!
在这种情况下,能不闹笑话吗?
一谈晋绥军的暂编师,就给你整什么八路军的师和老蒋的整编第74师,连人家什么情况都搞不清楚;一提八路军部队,就是什么李云龙团上万人——抗战中后期,你给找出一个这样的团出来?
也别说什么联系不上上级,地方武装都来了这样的话,抗战中八路军是有军分区的,每个军分区辖下面积并不大,大规模作战行动能越过军分区这级吗?
所以真的希望大家,多看看正规的资料,别拿着电视剧情节说事儿还挺振振有词了。有些常识性的东西,自己不懂的话起码先查查为什么,别别来随便砸场子了,最后砸的不还是自己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