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央电视台播出的电视剧《大决战》里,黄维奉命率领第12兵团夺回宿县。黄维发布命令:“我意,由18军首先担任主攻,强度北淝河,直扑浍河南岸的南坪集……”
听到这里,第18军军长杨伯涛不乐意了说:“黄司令,黄家和蒙城刚刚被我们18军攻下,还没来得及修整,怎么又要我们担任主攻啊?”
这时候,一位高级将领站出来,讥讽杨伯涛:“你该不是临阵怯敌不敢打了吧?如果你们18军认怂,我14军立马顶上,主动请战。”
杨伯涛是黄埔军校和南京陆军大学出身,属于嫡系将领;他率领的第18军是国军五大王牌军之一,在第12兵团里当然是主力部队。人有实力,说话底气就足。杨伯涛在第12兵团属于横着走的角色,有时候连黄维都不看在眼里。这位高级将领,竟然敢公开顶撞他?
他是第14军的军长,熊绶春。
熊绶春的资历,比杨伯涛还老。
熊绶春,字霖生,江西南昌县人,生于1907年,比杨伯涛年长2岁。早在1925年,熊绶春就考进了黄埔军校第3期。黄埔军校名气很大,但最厉害的还是前4期。就以第3期来说,走出了王耀武、戴安澜、曾泽生、方先觉等名将。杨伯涛是第7期的学员,第7期的办学质量远远不能与前4期相提并论。
同时,熊绶春虽然没有读过南京陆军大学,但是曾经在1927年远涉重洋到日本留学,先后在日本步兵学校、日本户山军官学校学习军事。熊绶春在日本学了4年,等于是读完了一个正规的军事大学。在日本留学的含金量,高于杨伯涛就读的南京陆军大学。
在讲究出身、资历的国军内部,熊绶春说话的底气,就是比杨伯涛足。
熊绶春的升迁速度,也比杨伯涛快了一步。
熊绶春在1942春天就担任了国军第8军第103师师长,一年后的1943年10月杨伯涛才被任命为第18军第11师师长。熊绶春在1946年起担任整编第10师师长(相当于军长),杨伯涛则在1947年7月接替胡琏担任整编第11师师长。
不过,熊绶春的人生命运没有杨伯涛好。
1948年9月,国军第12兵团成立,熊绶春的第14军和杨伯涛的第18军都隶属于第12兵团。11月8日,淮海战役爆发的第三天,黄维率领第12兵团从河南驻马店出发,前往华东地区,加入淮海战役的战团,结果全部被中原野战军、华东野战军包围在双堆集。
当时,第14军的军部位于双堆集东北的杨围子,攻打杨围子的则是中原野战军第4纵队,纵队司令员是著名的陈庶康将军。陈将军是黄埔军校一期毕业生,非常重视同学情谊,再加上当初他在南昌被捕时,熊绶春、黄维等一帮老同学曾经救援过他。现在,老同学在战场上相见,自然不是滋味。
陈将军便两次写信给熊绶春,希望他能发动起义,站到人民的阵营来。
第一封信,是委托第14军参谋长梁岱带去的。梁岱在南坪集之战中,曾经被中原野战军第4纵队抓获。梁岱谎称自己是书记官,未被识破。陈将军委托他带了一封劝降信件,交给熊绶春。熊绶春看完信件,当场就烧毁了。
第二封信写于12月11日下午。陈军长再次派人送去劝降信。这时候,熊绶春见国军大势已去,第12兵团被消灭是迟早的事情,不免有些心动。可就在这时,副军长谷炳奎坚决不同意起义或者投诚。熊绶春便犹豫了半天。
这一半天犹豫,葬送了熊绶春和第14军的前途命运。
12月11日黄昏,中原野战军第4纵队向杨围子发起总攻。只用了一个小时,第14军军部就被中原野战军第4纵队占领。熊绶春在突围时,被流弹击中,当场身亡。
第二天,梁岱又成了中原野战军第4纵队的俘虏。梁岱遇到了陈将军后,告诉了熊绶春的死讯。陈将军马上派人找到熊绶春的尸体,妥善埋葬。为了方便熊绶春家属寻找,坟墓是哪个立了一块碑,上面写着几个大字:“第十四军军长熊绶春之墓。”
杨伯涛则在突围时被华东野战军的士兵抓获,当了俘虏。后来,杨伯涛被送到功德林战犯管理所。1959年获得特赦后,杨伯涛当了一名文史专员,专门负责审核从全国各地征集的军事史料。2000年,杨伯涛因病逝世,终年91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