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整个抗美援朝期间,长津湖战役是抗美援朝中最残酷,最惨烈的战斗之一。
伟大的志愿军战士们在极寒严酷环境下,用生命书写了惊天地、泣鬼神的雄壮史诗,创造了世界战争史上的奇迹。
新华社解放军分社曾对对抗美援朝的老战士进行过一次抢救性的采访,当时他们采访了第9兵团27军235团3连的副指导员邹世勇老人。
邹老讲了几个战斗细节,就是在长津湖战役时发生的事情。
首先第一点,志愿军冲锋的时候,都会吹响冲锋号喊杀声震天,这种场面大家在很多影视剧里都看到过,事实也确实是这样,但是当时打美军的时候我们吃了大亏。
志愿军在一次夜间夜间攻击作战的过程中,因为吹响了冲锋号,漫天的喊杀声一下子把美军醒了,然后他们的轻重机枪一起开火,三连遭受很大的损失。
三连的有一位副连长姓郑,这位郑副连长身中数弹,撤下来的时候发现肚子已经被烂了,眼睛瞪得溜圆,就说了一句话,在冲锋时不要喊杀。
第二点,27军80师238团有一个炮兵班长叫孔庆三,他参加了柳谭里战斗,在攻击柳潭里的过程中,遇到美陆战一师有一处火力点。
这处火力点阵地构建的非常刁钻,在前面是视野非常好的一片开阔地,步兵夹着炸药包根本冲不上去。
步兵没办法拿不下来,只能炮兵来干这活,孔庆三怎么办?他带了一门92式步兵炮,随后来到附近的一处小高地上,用炮来打这个火力点。
炮兵上去后才发现,在这个小高地上根本就架不住炮,92式步兵炮如果开炮,首先要驻锄,就是把炮要坐在这个坑里,射击时炮身才能稳定。
当时零下40度,想用工兵锹、镐来挖驻锄坑是不可能,抡圆了工兵镐下去也就一个白点,根本就挖不动,眼看时间来不及了,步兵成片的倒下。
这个时候孔庆三就自己用两条腿别住一个炮架,把另一个炮架架在自己的肚子上这样开炮,这样一开炮自己是必然牺牲的,孔庆三下死命令给我开炮,轰的一声,敌人的火力点被炸飞了,但是孔庆三却因火炮后坐力的撞击壮烈牺牲。
电影《长津湖》里有这一段故事的拍摄,大家可以看一下,非常的感人,他们绝对是英雄!
第三点,关于冰雕连的故事,长津湖战役中,第九兵团计划在长津湖地区围歼美陆战一师,战役打响后,在第九兵团的强大攻势下,美陆战一师从柳谭里、新兴里一路败退到下碣隅里,付出了很大代价。
美陆战1师撤退是分两部分的,一部分从新兴里撤退,一部分是从柳谭里撤退,而从柳谭里撤退的美军必须经过死鹰岭,这个名字的意思就是老鹰敢上去那里也要被冻死上面,这里夜间的温度能够达到零下40摄氏度。
1950年这一年更是百年难遇的严寒,第九兵团20军59师177团6连的官兵就在死鹰岭附近的雪地里埋伏着。
他们接到的命令是狙击将要从死鹰岭下面公路上撤退的美军。
美军撤退到这里以后,以为在这里等待他们的应该是一场恶战,他们通过这里的时候却奇迹般地发现没有任何枪声。
因为在皑皑白雪中,死鹰岭上都是志愿军的遗体,他们衣着单薄,坚持埋伏三天三夜都已冻成了冰雕,但是他们依旧保持着伏击的姿势,枪口冲前。
被媒体广泛报道冰雕连就是坚守死鹰岭高地的6连。
那么美军发现冰雕后是怎么做的?有人说像电影《长津湖》里那样美军向冰雕连敬礼致敬,有人说美军挨个儿对冰雕战士补枪,其实这两个都是不对的。
因为当时我们的这个冰雕连是进行阻击的部队,邹士勇老人他们部队赶到的时候,他一眼就认出了这个冰雕连是20军的部队。
20军是第9兵团第一批入朝的部队,第一批入朝的志愿军军时间非常仓促,是从南方拉过来的队伍,他们身着单薄棉衣,带着大檐帽就入朝了,战士们牺牲的时候,耳朵上捂着的白毛巾就是为了保温。
志愿军的后续部队发现冰雕连是在死鹰岭上的,下面有条公路是美军撤退用的,美军当时的陆战一师、第七步兵师就想着快点跑了,他们没有功夫再跑到顶上看,再去补枪更没有那个可能。
冰雕连是我们的后续部队上去打扫战场的时候发现的,他们从一位来自上海的叫宋阿毛的烈士的上衣口袋里找到了一个卡片,上面写着一首绝笔诗:
我爱亲人和祖国,更爱我的荣誉,我是一名光荣的志愿军战士,冰雪啊!我决不屈服于你,哪怕是冻死,我也要高傲地耸立在我的阵地上。
长津湖战役结束后,第9兵团司令员宋时轮向主席报告战况,电报中写道:战斗打响后,该连无一人站起,到打扫战场时发现,全连干部、战士呈战斗队形全部冻死在阵地上,细查尸体无任何伤痕与血迹。
伟大的抗美援朝战争,拿步枪的战胜了拿卡宾枪的,地上跑的打败了天上飞的,吃土豆的战胜了吃罐头的,穿棉衣的打败了穿羽绒服的,他们如此伟大却又如此谦虚。
冰雕连的幸存者周全弟老人四肢被冻坏,被迫截肢,他却连说三声对不起,“对不起党”,“对不起祖国”,“对不起人民”,没有完成任务,这是我一生的遗憾。
上战场的那一刻你就是英雄,极寒之地,冰雕铸魂,致敬英雄,让我们铭记历史,每一位英雄都不应该被遗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