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日军所使用的武器装备,性能虽然比不上西方,但他们却具备自主研发能力,性能粗糙的武器,仍然在亚洲战场发挥出重要作用。
对于日军的轻型武器,比如枪械类,单兵武器,也有很多的种类和过渡型号,对于大部分人可能只知道当年日军有“歪把子”轻机枪,“38大盖”步枪和南部14式手枪,这些武器只是比较常见,但在当年,日军所使用的轻武器可不只有这些。那本期就来为大家盘点一下,在二战期间日军曾使用过的37种轻武器。
手枪:
稲垣式 官佐手枪
如果你只认为当时的大佐军官,只配备南部14式手枪的话,那你真的错了,对于佐官级并不只配备14式,有不少的公发武器佩枪,也有不少是自己定制的佩枪,图中的这支属于公发的礼仪手枪,具体性能未知,它也发射南部的8×22毫米子弹,该枪在当时非常稀有。
杉浦式 将佐手枪
它当时作为高级军官,或者高级将领的主要佩枪,仿制了勃朗宁M1903型,发射点32ACP手枪弹,不过多数也是作为礼仪手枪,作为高级军官的荣誉和标志,最主要的是个人防身,并没有太强的实战能力。
1式 将佐手枪
它也是一种仿制勃朗宁系列手枪的礼仪式佩枪,大佐级以上高级军官会配有,同样是发射点32ACP弹药,具体性能未知。
2式 将官手枪
该枪在1943年到1945年处于服役状态,外形看起来还算不错,比较方正,比较对称,发射8×22毫米南部手枪弹,弹匣容量为8发,有效射程为50米,全枪长度为176.5毫米,枪身为金属结构,握把护柄使用了木质结构,并且护柄颜色和图案可以定制。这当年该枪也作为高级军官的礼仪手枪。
明治26式 转轮手枪
它是日本的第一种国产制式手枪,模仿了英国韦伯利转轮手枪的特点,在1893年完成设计。26式转轮手枪的全长为213毫米,枪管长度为121毫米,重量为880克,弹巢容量为6发,并发射原理还模仿了史密斯韦森3号转轮手枪的特点,该枪发射9毫米黑火药手枪弹,但威力很差,在二战早期,曾作为尉官的配枪,但后来被现代化南部14式手枪所代替。
94式 手枪
在1934年到1945年之间,日军所使用的一种半自动手枪,主要装备零式战斗机飞行员,机场空勤人员,海军军官和海军陆战队军官,外形比较奇特,看起来很别扭,发射8×22毫米南部手枪子弹,弹匣容量仅为6发,有效射程为50米,94式半自动手枪也主要用于太平洋战场,仅有少部分来到东南亚战场。
南部14式 手枪
二战期间日军大量装备的半自动手枪,在1925年到1945年期间进行生产,发射8×22毫米南部手枪弹,弹匣容量为8发,有效射程为50米,枪口初速为317米每秒,枪口动能为332焦耳。采用了枪管短后坐和卡铁摆动闭锁方式,但该枪的性能非常差,不仅威力小,还容易卡壳,就连游击队缴获了都不愿意使用,它的别名还叫“做鸡腿撸子”。
南部陆式 手枪
它是南部14式半自动手枪的过渡型号,外观还有着鲁格P08的形态,尤其是握把护柄部分。它发射最早期的南部式手枪弹药,弹匣容量为8发,有效射程为50米,整个枪身的制作比较粗糙,不过初步已经有了南部14式手枪的枪机结构。在二战期间,确切地说是二战早期,这支枪只有少量被装备过。
南部16式 连发自动手枪
该枪是南部14式手枪之后的型号,属于一种全自动型手枪,同样是发射南部8×22毫米弹药,弹匣量为16发,这也是为什么叫做“南部16”的原因。该枪的有效射程能达到70米,全枪长度为113毫米,尺寸长度要比南部14式手枪大一些,该枪在当年装备特工,侦察人员和突击队等。
南部式 甲型自动手枪
同样是基于南部式系列手枪研制出来的甲型自动版,全枪长度为230毫米,有效射程可达到60米,发射常用的8×22毫米南部式手枪弹,可配备50发弹鼓,或加长型弹匣设计,并且可以把硬壳式枪包,卡在握把上作为枪托来使用,该枪在二战期间有少量作为炮兵部队的随身配备。
南部式 乙型自动手枪
它是南部系列中的优化改良版,结构变得更简单,便于保养,更重要的是增强了性能,减小了后坐力,单手操作射击准度更高,它发射南部8×22毫米弹药,弹夹容量标准为8发,也可配备加长型弹鼓,具备全自动发射能力。全枪长度为230毫米,枪管长度为117毫米,握把部分和大体框架,明显仿造了德国鲁格手枪。
南部式 袖珍手枪
它是南部系列手枪中的衍生型号之一,属于一种紧凑型手枪,全枪长度为112毫米,发射7毫米弹药,弹匣容量为7发,有效射程仅为30米,该枪主要作为当时的特工人员,特高科部门,便衣侦察人员等,主要特点就是体型小,方便携带。
冲锋枪:
南部1式 冲锋枪
在1935年到1945年期间,日军所装备的一种冲锋枪,主要配发给装甲车组乘员,坦克车组乘员,外形非常奇特,性能也不是很好,发射8毫米南部弹药,弹匣容量为50发,有效射程50米,它的射速方面比较快,理论每分钟可达到700发子弹,但是实用性较差,日军士兵对该枪也不是很看好,南部1式冲锋枪,多数在太平洋战场中使用。
南部2式 冲锋枪
在1936年,根据南部1式冲锋枪的基础,衍生出来了第二种冲锋枪,同样有着奇特的外形,虽然形态发生了变化,但大体的结构没有变化,它的研发阶段,原型枪发射6.5毫米子弹,但意识到缺陷,又改为了南部8毫米手枪弹,并配备30发弹匣供弹,还可调节高射速和低射速,南部2式冲锋枪,当时主要也作为坦克车组成员的防卫武器。
100式 冲锋枪
在1940年到1945年期间,日军曾使用的一种冲锋枪,它的原型仿照了一战期间,德国的MP18冲锋枪,并且弹匣也设计在左侧,还安装了散热套筒,底部还能放置双脚支架,在近距离作战时,前部也能安装步枪刺刀。该枪发射8x22毫米,南部手枪弹药,弹夹容量为30发,理论射速可达到每分钟800发,有效射程为120米。二战期间100式冲锋枪,主要在太平洋战场配备给指挥官和突击队所使用,并没有大规模装备。
步枪:
2式 伞兵步枪
二战期间日军伞兵所装备的一种短步枪,根据99式步枪为基础,缩短了枪身尺寸,并且可以把枪拆成两半,便于携带。2式伞兵步枪发射与99式步枪相同的7.7×58毫米,有坂步枪弹药,弹容量为5发,有效射程为450米,子弹初速为735米每秒。
4式 半自动步枪
该枪在二战末期诞生,仿制美军加兰德M1半自动步枪,在研制过程当中,还出现过5式、4式甲型、4式乙型等,并具备全自动发射能力,后来正式定型为4式半自动步枪,弹容量为10发,发射7.7×58毫米有坂弹药,可以使用两个5发单板装弹,但该枪在二战期间只生产出几百把,配发给本土防御部队。
30式 步枪
它是日军第一种6.5毫米口径的步枪,代替了早期的村田13式和22式步枪,该枪在1897年正式定型,并衍生出卡宾枪型和海军枪型,发射6.5×50毫米有板步枪子弹,弹容量为5发,早在一战期间,该步枪就在使用,在二战的时候,30式步枪有一部分列装海军,还有少数作为军校学员的训练武器。
38式 步枪
它是二战期间,日军大量采用的栓动式步枪,发射6.5×50毫米有坂弹药,采用旋转后拉式枪机,弹容量为5发,在亚洲战场上也被称作为“38大盖”,因为后期的38式步枪,在枪栓顶部安装了一个防尘盖,因此也就得到了“38大盖”的称呼。它的有效射程为460米,枪口初速为765米每秒,全枪长度为1280毫米,并且可以安装刺刀,还有一些性能较好的,安装了光学瞄准镜,改为38式狙击步枪。
38式 卡宾枪
38式步枪也衍生出了短卡宾枪,一般装备于骑兵部队,枪身缩短至965毫米,重量为3.9千克,弹药没有改变,仍是发射6.5×50毫米有坂步枪弹药,装弹数为5发,枪口初速为708米每秒,在枪口前部分也可以安装刺刀。然而它的枪管部分直接使用了木头包裹上,并不像38式步枪那样裸露在外面。
44式 步骑枪
它是日本精锐骑兵部队所装备的一种短卡宾枪,同样是在38式步枪的基础上衍生而来,它的尺寸比38式步枪要更短,性能也要更稳定,并自带可折叠式枪刺。当年除了装备精锐骑兵部队外,还有不少装备空降部队和突击队也使用了44式步骑枪。在二战期间,仅生产了9万支,在当年该枪也十分稀有。
66式 步枪
66式步枪是日本二战早期的出口型武器,在38式步枪的基础上改进而来,并发射特制的8×52毫米改进型的弹药,在1923年到1945年期间,仅生产了5万支,但在二战期间,也有少数的66式步枪,被改装成狙击步枪使用,不过具体的性能未知。
97式 狙击步枪
它是在38式步枪的基础上研发,采用与38式同等的6.5×50毫米有板弹药,早期日军使用的狙击步枪,而是直接在38式步枪上安装瞄准镜临时拼凑的,而97式是专门研制出来的狙击步枪,该枪的重量更轻,安装了2.5倍或4倍光学瞄准镜,有效射程可达到600米,内置5发弹仓供弹,在二战期间该枪被大量采用。
99式 步枪
在二战中期日军装备的一种7.7毫米新式栓动步枪,主要用在太平洋战争中使用,对比美军的7.62×63毫米弹药,意识到自己的6.5×50毫米弹药威力不足,就此研制出了7.7×58毫米全新弹药,同时也诞生了全新的99式步枪。它的尺寸要稍比38式步枪短一些,全枪长度为1258毫米。在战斗时,综合性能比38式步枪强度不少,但在二战后期所生产的99式步枪,就比较粗糙了,因为材料不够用,不少的枪托都使用边角料制成,甚至连前面的角铁都取消了。
99式 短步枪
99式短步枪,属于99式步枪的后期型号,两者之间的大体结构和原理没有改变,这是短步枪的枪管部分,使用了木头覆盖,枪管不再裸露在外部,整体枪身变得更短,全枪长度仅有657毫米,重量为3.8千克,其余的都没有改变。
99式 狙击步枪
99式狙击步枪是在99式短步枪的基础上,加厚了枪管,拆去枪管底部的支架,并在枪身偏向左侧的位置上,安装了4倍瞄准镜,发射7.7×58毫米减装子弹,有效射程为460米,主要也是在太平洋战争中使用。
机枪:
大正11式 轻机枪
这个型号的轻机枪,有很多人都认识它,别名被称作为“歪把子”。它的工作方式比较特别,在左侧有一个较大的弹仓,可以把步枪使用的5发弹板,分为6个放入弹仓中,然后通过上面的压进装置,压制弹药,同时弹药将从内部的缺口被推送到枪膛完成击发,虽然这种设计理念比较独特,但实战很不实用。该枪发射6.5×50毫米常规步枪弹,理论射速为每分钟500发,实际射速每分钟仅有120发,有效射程为600米,那它为什么叫“歪把子”呢?
因为该枪的供弹部分在左侧,所以准星会设计在右侧,在射击时,士兵的头部要向右倾斜,所以为了更便于操作,枪托部分也进行了向右偏斜设计,所以它便成为了“歪把子”。
96式 轻机枪
它是99式轻机枪之前的过渡型号,发射6.5×50毫米38式步枪使用的有坂子弹,使用30发可拆卸式盒型弹匣供弹,它的这种供弹方式,与当时二战期间常见的机枪相同,弹匣安装在顶部,也借鉴了当时捷克的ZB26轻机枪。该枪的理论射速为每分钟550发,枪口初速为735米每秒,比之前的大正11式轻机枪更出色。
99式 轻机枪
该枪是在96式轻机枪的基础上研发,虽然两者的外观比较相似,但细节上是不同的,99式机枪的枪口部分呈现喇叭状,并在枪托尾部带有可折叠式支架,并且发射7.7×58毫米有板弹药,采用气动式原理,每分钟射速为500发,枪口初速为715米每秒,有效射程可达到2千米,并可配备光学瞄准镜使用。99式轻机枪二战期间,主要在太平洋战场中所使用。
“智”式 轻机枪
当年日军对所缴获的捷克ZB26轻机枪进行了仿制,专门用来发射缴获的7.92×57毫米弹药,采用30发弹匣供弹,每分钟射速为600发,子弹初速为750米每秒,内部的零件与捷克ZB26轻机枪完全相同,该枪并没有完全装备日军,而是配发给亚洲战场中的伪军使用,当中“智”的意思翻译过来,是“只支那轻机枪”的意思。
97式 车载机枪
该枪仿照了当年英国维克斯E型航空机枪,发射7.7毫米×58SR机枪弹药,可以使用30发弹匣供弹,一般安装在俯冲轰炸机,或者架设在坦克炮塔顶部,还有的安装特殊套筒,作为坦克内部的并列机枪,在左侧还带有一个管状瞄准镜,便于在坦克车内进行射击。
大正3式 重机枪
它是日本第二种气冷式重机枪,在1914年到1945年期间进行服役,该枪沿用了法国霍奇克斯重机枪的供弹方式,采用30发保弹板,从左侧插入枪膛,当所有弹药发射完毕后,弹板会从右侧自动退出,这种设计思路,大大增强了重机枪的换弹速度。大正3式重机枪发射6.5×50毫米弹药,每分钟射速为500发,子弹初速为740米每秒,有效射程为800米,可以使用双脚支架,也可安装在高支架上作为防空机枪。
明治38式 重机枪
它是日本第一种仿制法国哈奇开斯机枪的气冷型号,外形几乎与哈奇开斯重机枪相同,使用30发弹板供弹,每分钟射速为450发,发射6.5×50毫米弹药,在1905年到1945年期间进行服役,其实到二战期间,38式重机枪大部分就已经淘汰,部分作为预备役和训练用枪,但到了二战末期,由于资源匮乏,武器生产供应不上,所以再次将老旧的38式重机枪,拿出来进行最后的抵抗。
大正92式 重机枪
二战期间日军在太平战场和亚洲战场,大量采用了一种重机枪,它是在大正三年式的基础上改进而来,两者之间最大的区别就是,大正92式重机枪发射的是7.7×58毫米弹药。该枪的理论射速为每分钟450发,实际射速仅有每分钟200发,战斗时还可以在机匣尾部,安装光学瞄准镜来使用。在太平洋战场上,美军还管92式重机枪叫做“啄木鸟”,因为开火的声音确实很像啄木鸟。
其他:
97式 20毫米反坦克枪
一般都以为只有欧洲战场上会有反坦克枪,实际上二战期间,日军也少量装备过自主研发的反坦克步枪,但是在东南亚战场上几乎用不到,有少量的应用到太平洋战场对付美军坦克,还在诺门坎战役中用来对付苏军坦克。97式反坦克枪发射20毫米穿甲弹,但由于对这方面的研究不成熟,该枪并没有设计缓冲装置,后坐力非常大,对于身材小巧的日本士兵都承受不住。该枪可以使用可拆卸式的5发弹匣供弹,采用半自动发射原理,在前部还安装了挡板。正常的反坦克枪,仅需两人就可以操作,而97式20毫米反坦克枪,却需要5名士兵才能操作。
89式 掷弹筒
二战期间,日军曾大量使用的掷弹筒,它也被称作为轻型迫击炮,结构简单,使用起来方便快捷。口径为50毫米,全炮长度431毫米,重量4.7公斤,携带起来比较方便,也无需像迫击炮一样安装支架,繁琐的部署,而89式掷弹筒,直接可以放入榴弹进行发射,并最大射程可达到700米,爆炸半径为5~8米,必要时还可发射十式手雷,而且这种手雷的设计,当时也考虑到了会作为掷弹筒的第二种弹药,所以也解释了日军的手雷使用前为啥先要磕一下。
100式掷弹器
当时日军除了使用掷弹筒外,也设计了一种比它更轻的步枪100式掷弹器,并具有现代化步枪榴弹发射器的意义。它的整体长度为250毫米,可以配合99式步枪使用,并能发射99式手雷。它的发射原理很有意思,榴弹器上面有两个通道,顶部可放置手雷,底部有一个细小的子弹通道,当子弹从管道射出后,尾部会产生气体,而气体就会通过导气口,将炮管内部的手雷冲击出去,不过射程不是很远,仅能达到200米。100式掷弹器当时装备的数量不是很多,而且对士兵的使用经验非常注重。
那本期这37种二战日军曾使用过的轻武器,就为大家盘点到这里,如果你对此还有哪些不同想法或意见,请在评论区中表达出来,想要了解更多相关武器装备内容,请记得关注,下期继续为你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