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国务院常务会议部署对制造业中小微企业等实施阶段性税收缓缴措施,进一步加大助企纾困力度。虽然仅是“缓缴”,但这“缓一缓”的意义非同寻常,将为企业缓解现金流压力,助力中小微企业渡过难关、恢复生机。
今年初,我国出台一系列减税降费政策,特别突出强化对小微企业、制造业的扶持,实施增值税、所得税减免等政策,预计全年为市场主体减负将超过7000亿元。此次部署,对制造业中小微企业所得税、增值税、消费税等实行阶段性税收缓缴,预计可为制造业中小微企业缓税2000亿元左右。
在已有多项减税降费政策的基础上,出台新的缓税措施,目的就在于帮助制造业中小微企业更好应对当前困境。今年以来,我国经济持续稳步恢复,但不可回避的是,广大企业特别是制造业中小微企业仍面临较大困难,尤其大宗商品价格高位运行、生产成本大幅上升等对企业影响较大。助力企业减轻负担、应对挑战,成为当务之急,必须施以援手。
加大减税降费力度,政策措施必须做到精准有效。当前,财政收支矛盾较为突出,难以一再采用降低税率、减免税收等方式减税降负。在此情况下,缓税成为一项重要且有效的措施,既能让企业很好地“缓一口气”、更好应对市场考验,又不会大幅增加收支矛盾。
实际上,自疫情发生以来,我国先后实施多项缓税政策。同时,在其他领域也采取了一系列“缓一缓”的支持政策。比如,金融方面,对中小微企业实施了延期还本付息政策;社保方面,对一些生产经营出现严重困难的企业,可申请缓缴社保费。这类政策大多有一定的实施期限,而且仅是“缓缴”,但对很多现金流困难的中小微企业来说,无疑是雪中送炭。在困难面前,企业亟需“扶一把”才能活下去、才能更好发展,“缓缴”政策让企业能够缓口气,在严峻市场考验中减负前行。
好政策关键在落实。中小微企业财会力量较为薄弱,且对政策往往难以全面及时掌握,如何打通政策落实的“最后一公里”至关重要。为此,需要加强缓税政策宣介、解读和辅导,确保企业知晓。同时,要简化办理流程、加快办理进度,确保惠企政策精准直达快享。近年来,税务部门通过大数据精准推送政策,“点对点”帮助企业及时享受优惠,这类做法值得推广和深化。此外,还需要继续清理规范各类违规涉企收费,不收过头税费,防止弱化减税降费红利。
来源:经济日报
作者:金观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