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起陈赓大将,很多人都知道他是一位战功赫赫的革命元勋。他是蒋介石的“救命恩人”,是威震上海滩的特科精英,是《亮剑》里让李云龙怕得要死的旅长。他是伴随着人民军队成长壮大全过程的将领,为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立下汗马功劳。
因为他的卓越贡献,1955年陈赓被授予大将军衔;并获得了一级八一勋章,一级独立自由勋章,一级解放勋章。
然而令人无比痛心的是,因心肌梗塞去上海疗养的陈赓,在1961年3月16日英年早逝[1] 。陈赓的意外去世,在党内和军内引起了巨大的震动。
尤其是令人动容的是,南京军区副司令员郭化若中将,在陈赓的灵堂前大哭不止;
甚至说出这样一番话:生我者父母也,知我者陈赓也。
那么郭化若是谁,为什么对陈赓有如此深刻的感情呢?
同为黄埔毕业生,陈赓经历更胜一筹
陈赓原名陈庶康,1903年2月出生于湖南湘乡市。他14岁离家投笔从戎;后为寻找救国的真理,陈赓于1922年加入中国共产党。
1924年入黄埔一期,同蒋先云、贺衷寒一起被称为“黄埔三杰”。黄埔一期毕业后,他从东征开始戎马生涯,直到1953年朝鲜战争结束。
郭化若出生于1904年,是福建福州市人。因家庭困难,父母不得不忍痛将两个女儿卖掉。郭化若中学后因故来到广州,并在1924年1月加入了国民党。
1925年秋郭化若考入黄埔军校四期,他的成绩在三千多报名者中名列第一;在军校期间他接触了马克思主义,并于同年入党。郭化若作为黄埔四期生,肯定也在老师和同学那里听过陈赓的大名。
也许在那个时候,他已经对这位学长佩服得五体投地;但绝不会想到日后会和陈赓有那么深厚的感情。黄埔军校毕业后,郭化若和陈赓一样留校,被任命为炮兵第二队代理队长(陈赓是黄埔军校第二期入伍生连连长,第三期本科副队长)。
在陈赓参加东征,因“火线救驾”而声名鹊起时;郭化若正在中央军事政治学校,担任炮兵大队第二队队长。有意思的是,蒋介石拉拢陈赓做侍从参谋,同时也想拉拢郭化若做参谋秘书;但两人都于自己的共产主义信仰,严词拒绝了蒋的高官厚禄。
1927年7月,陈赓的第二方面军特务营被国民党当局强行缴械;于是他进入贺龙的二十军,以营长的职务参加了南昌起义。此时郭化若所在的教导团也在奉命东进南昌。
然而8月初国民党当局将教导团扣留在了九江,使其无法参与南昌起义军的行动。郭化若心急如焚,时间长了他也会有危险。冥思苦想后,郭化若毅然决定脱离教导团,像陈毅那样孤身南下。
历经千辛万苦,9月下旬郭化若来到了三河坝,同朱德领导的部分起义军汇合。
然而郭化若还没来得及施展抱负,南昌起义军主力已经失败了。在之前同国军主力激战时陈赓左腿三处中弹,尤其是膝盖处筋断骨折,寸步难行;被迫去香港治疗。起义军余部分散转移,郭化若却被派去苏联莫斯科炮兵学校学习。
2年后郭化若学成回国,先来到了闽西苏区;后出任中国工农红军第四军(红一军团的前身)前敌委员会委员。
当年蒋介石拉拢郭化若做他的参谋秘书时,就有人调侃郭化若说:以你的才干,将来要是做不了蒋校长的参谋长;也得做共产党军队的参谋长。
历史有时候就是这样有趣,1931年郭化若以过人的军事才能,先是担任了红一方面军(由红一军团和红三军团合并而来)总司令部参谋处处长,协助毛泽东和朱德打退了蒋介石对苏区的第一次“围剿”。
后代理中共红一方面军临时总前委秘书长,最后成为代理参谋长;在此期间,红军屡战屡胜,打败了蒋介石第“二”“三”次围剿。
毛泽东也非常欣赏郭化若,因故回到红4军后有一次他找郭化若谈话。毛泽东说:“你是福建人,但你的见识一点都不‘浮见’,是‘深见’;是深可见底的。”
而这一时期的陈赓哪去了?郭化若去苏联后,陈赓在组织帮助下辗转到了上海治伤。
1927年11月,党中央筹划成立中央特科;这是由周恩来亲自领导,为保卫党中央的安全,而创建的保卫组织。
1928年4月,陈赓开始任中央特科情报科科长。他领导情报科多方侦知情报,为营救被捕同志和严惩叛徒,做出了重要贡献。可以说到这个时候,郭化若和陈赓还从来没有在一起共事过。
要说后来陈赓能做郭化若的领导,就得说一说陈赓和蒋介石的往事。提起陈赓的黄埔岁月,大家都津津乐道于“陈赓救蒋”。
那是1925年10月7日的早晨,蒋介石亲自指挥广东革命军第二次东征;其指挥部和第3师一起行动。
结果行至华阳,突然撞上了敌主力部队;第3师师长指挥无方,部队陷入混乱。蒋介石看到了警卫连连长陈赓,命令他代理第3师师长指挥。
然而陈赓虽拼尽全力,却无法挽回败局。眼看兵败如山倒,前两天还不可一世的蒋介石顿时万念俱灰。他大声叫嚷:“我没有脸回去见江东父老了,只能杀身成仁。”幸亏陈赓过来连哄带劝,蒋介石才回心转意。
眼看蒋介石心慌意乱,连腿都迈不开;陈赓背起来他赶紧往后撤,走了足有好几里路,直到过了一条河才脱离险境。然后陈赓又连夜跑到海丰搬救兵,这才彻底救了蒋介石。
1931年底陈赓离开上海,来到红四方面军工作;在1932年9月陈赓右腿膝盖又受了重伤,被迫到上海治疗。
1933年3月24日,陈赓已经准备好去中央苏区。可他离开家门后,却叛徒陈连生盯上了。两人扭打起来,陈赓因为腿受过伤跑不了,被抓进了巡捕房。
被捕后的陈赓先到了南京,国民党宪兵司令谷正伦先努力劝降无果;然后谷正伦又找来陈赓的黄埔同学和已经投降的共产党人来劝降他,同样碰了一鼻子灰。
之后4月陈赓被押到南昌,蒋介石亲自来劝降。
蒋介石非常器重他,曾经说过“五个胡宗南不如一个陈赓”;蒋假意关心学生:“陈赓,这些年你可瘦多了。”
陈赓则嘲讽蒋介石:“瘦吾身而肥天下,校长您也瘦多了;不过身为领袖,你瘦了天下更瘦,这是为何呀?”
蒋介石说不过他,又以高官厚禄为饵,陈赓不为所动。
蒋介石回南京后,“国母”宋庆龄亲自为陈赓登门 ,几十位国军将领也联名上书求情。
面对不能杀也不能放的窘境,蒋介石无奈只能下令将陈赓押回南京,再故意放松对陈赓的看押;于是在5月,陈赓在宋庆龄和地下党的帮助下逃脱了。
陈赓参加长征,多次援助郭化若
如果蒋介石不念当年的救命之恩,坚决关押陈赓;那么后来陈赓的命运,和郭化若的命运就无法想象了。陈赓逃出上海后,终于来到了江西的中央苏区;然而到了苏区,陈赓却被泼了一头冷水。
郭化若也未能幸免,被安排到红军学校当教员。郭化若内心充满了委屈和痛苦,但仍然服从了组织的决定。
陈赓虽然做过红四方面军参谋长,他的军事才能也无处施展;只能任红军第1步兵学校即彭杨步兵学校校长。博古李德不顾其他人的反对,坚持同优势的国民党军进行阵地战,陈赓有力使不上,徒呼奈何。1934年10月中央红军开始长征,陈赓任红军干部团团长。
这个干部团就是由在中央苏区的几所红军学校合并而来,里面有好多郭化若这样的红军军官;作为做过红四方面军参谋长的陈赓,却只能做个区区团长;某种程度上堪比李云龙当被服厂长。
不过陈赓一贯是个乐天派,虽身处逆境却依然豁达开朗,鼓舞了许多同志。
陈赓一面照顾保护徐特立、林伯渠等老同志,一面利用其团长的身份为干部团的同志们争取权利。
被迫放弃苏区了,此时郭化若的脚后跟受伤化脓,走路困难。为了掩护红军主力转移,必须留下部分官兵坚持。由于种种原因,郭化若也被留了下来。这个时候陈赓发挥了巨大作用,面对势单力孤的郭化若;陈赓坚持真理,争取到了郭化若随部队长征的机会。
然而郭化若准备出发时,却没能领到新军装。陈赓闻讯大怒,亲自去供给部找人评理。虽然最后白跑一趟,但郭化若却非常感激陈赓。
长征出发后,郭化若因为脚伤根本走不快;但他仍然咬牙坚持,绝不会掉队太远。他回忆这一段艰苦历程时曾发出如下感叹:“别人说长征没有别的,只能依靠自己的两条腿;可我居然连自己的两条腿都依靠不了,只能依靠自己那一颗忠于党的心呐。”
一直到了遵义,因为中央开会大家可以休息几天;郭化若的脚后跟才慢慢痊愈。
郭化若的处境如此狼狈,但陈赓却依然对他不离不弃;甚至任命他为干部团团部作战科长。虽然已经被贬为普通教员,但陈赓却让他做至关重要的参谋工作;郭化若对陈赓非常感激。
陈赓却开玩笑说:“你这话怎么说的?你可是咱们红一方面军的参谋长啊,现在让你给我这个团长当参谋;实在是大材小用,委屈你了。”
郭化若后来说:“由于陈赓的信任和鼓励,我才在人生的低谷中看到了温暖;所以我才跟着红军走完了长征,走向了胜利。”
别看郭化若到遵义之前,走路都非常困难;但他还是用一次行动证明了自己的才能。
那是到达黎平前夕,某个山头上正好有一股敌人挡住了干部团的前进。于是陈赓就派某参谋带一个营去攻击;可没想到那股敌人有些战斗力,这个参谋一上去就被人家打了回来。
陈赓在望远镜里看到了这一幕,于是转头对干部团政委宋任穷说:“看来得派个得力的人上去。”
陈赓看了看周围的干部,郭化若不顾脚上的伤,说:“我去,保证完成任务!”于是郭化若和那个参谋一起,再次带队发起进攻。
没想到这个参谋的腿被子弹打了个贯穿,郭化若赶紧命人把他背下去,然后沉着指挥战斗。他命令主力正面攻击,一个连续迂回到这股敌人后面。这股敌军毕竟没见过红军这么能打的部队,见自己的后路要被抄,赶紧撤退。
郭化若见好就收,见敌人远了就赶紧带这个营回去追赶大部队。此战之后,所有人都对郭化若敬佩有加。到达陕北后,陈赓1937年初开始在红31军工作。
1937年8月红31军被改编为八路军129师386旅,陈赓成为旅长,从此开始了艰苦卓绝的八年抗战历程。郭化若则主要从事训练和教学工作。
1946年后郭化若来到山东,后来成为了华东野战军的一员干将;
1955年郭化若被授予中将军衔。
陈赓住院遇战友,傅涯陪他到临终
延安一别,郭化若和陈赓再也没能一起共事过。和身体硬朗,活到92岁的郭化若不同;长年的征战使得陈赓早已经一身伤痕。
1954年,“哈军工”刚刚初具规模[2] ,陈赓的心绞痛就开始频繁发作。这还要追溯到当年陈赓被捕后,大叛徒顾顺章奉命去劝降,遭到了陈赓一顿唾骂。
于是顾顺章丧心病狂地给陈赓上电刑,损伤了他的心肌。之后由于常年征战又没有好的医疗条件,他的病就慢慢发展了。陈赓病发后,医生劝他一定少工作多休息,可他却更忙了。
1957年底陈赓访苏回国不久,突然心肌梗塞发作。这一次他卧床了3个月,然后陈赓就天天求医生准许他出院。医生无奈报告中央,中央答复他每天只能工作一个小时。陈赓工作起来还是不要命;一次他不顾劝阻去看新设备试车,回来后一脸疲惫,脸色惨白。
1960年冬,半年前刚刚发作过心肌梗塞的陈赓,感到这一年北京的冬天格外寒冷。换衣服时工作人员发现他的衬衣都被抓破了,可以想象他有多痛苦。
1961年2月,陈赓心肌梗塞又复发了,只能由到上海疗养;住在了华山路华东局招待所,他的夫人傅涯陪护[3] 。
巧合的是,粟裕正好住在了陈赓隔壁的病房。粟裕大将一生先后6次负伤,尤其三块弹片永远留在了脑子里;所以他有严重的头疼病。这一次毛主席特批,粟裕前往上海治疗休养。
两位都为新中国革命事业付出一切的老兵,现在居然在一起住院了。两人紧紧地拥抱在一起,仿佛有说不完的话。两人几乎谈了一天,陈赓的午饭都是在粟裕病房吃的。
第二天清晨,李克农也来到陈赓身边,粟裕跟在后面。陈赓兴奋极了:“李克农!你怎么也来了!看来我到哪里,你小子就跟到哪里啊!”
李克农192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陈赓当年在上海时,李克农就是其手下。
李克农当年冒险传达了钱壮飞的情报,包括陈赓在内的共产党人才逃过一劫。后来李克农觉察到了陈赓指挥部电台被敌人监听,又救了陈赓一命。两人的感情真的不一般。
不愧是“特工之王”,李克农瞒着所有人偷偷带来了一瓶白酒;三人围着病床开怀畅饮。陈赓养病期间,曾经给毛主席写过信,希望能早日出院工作。毛主席回信要他养好身体,工作的事情从长计议。
1961年3月15日晚,陈赓还在构思着他的《作战经验总结》。他很想把自己的宝贵财富,留给后来的年轻人;但只写完了《序言 》,就再也不能动笔了。
当天睡觉前,傅涯坐在病床边和陈赓说话,夫妻两人谈到很多过往的事情。这最后一次谈话,傅涯到死都记得非常清楚。
陈赓说:“谢谢你这么多年照顾根英的孩子知非,你好辛苦!”王根英是陈赓的发妻,陈赓在上海时生下了儿子陈知非。
1939年王根英牺牲,后来傅涯同陈赓结婚,一直视知非为己出。
傅涯非常幸福地答到:“都老夫老妻了,还客气啥”。也许陈赓已经有了预感,他跟傅涯聊到很晚才平静地睡去。
第二天早上,傅涯醒来后呼唤陈赓,陈赓双目紧闭,没有任何反应;傅涯又推了推,陈赓依旧沉默。他再也醒不过来了!当意识到陈赓已经去世了,傅涯哭得死去活来!
这天粟裕很晚才来找陈赓,却看见整个病房的人都在哭。惊闻陈赓去世,粟裕嚎啕大哭,双手紧紧抓着病床的边沿,最后晕倒在地。
李克农的病房在楼上,傅涯给他打了电话:“老李!陈赓他今早走了!”李克农听后痛哭起来,几乎精神崩溃。
中午他的情绪刚刚稳定了一点,护士送饭还特意给他带来了一瓶好酒。李克农给自己倒满一杯酒,突然狠狠将酒杯摔了。
他哭喊:“陈赓都不在了!这酒喝了还有什么意思啊!”
总理为陈赓提字,郭化若痛不欲生
陈赓的意外去世,实际上揭示了一个残酷的现实:太多经历过残酷战争年代的老战士,建国时都已经满身伤病。
之前由于残酷的战争大家都很少考虑非致命的伤病,可累积到一定程度就会爆发;这是任何人的意志都不能更改的客观规律!同一时期的林彪,刘伯承,粟裕等都是这样的情况,这也促使解放军开始认真对待官兵的伤病问题。
听到陈赓仅仅58岁就与世长辞,周总理闻讯大惊;他回想起当年在毛儿盖草地身染恶疾,是陈赓把他抬出草地的!
如此过命的感情,周恩来怎么不悲痛欲绝。他提前结束了在广州的视察,回北京参加陈赓的追悼会。
已经是南京军区副司令的郭化若,听闻噩耗他怎么都不敢相信:陈赓学长,你才只比我大一岁啊!你这次来上海养病,我居然没抽空去看看你,我实在是后悔啊!
党中央迅速组成了陈赓同志治丧委员会,林彪作为总主任委员,邓小平、罗荣桓、叶剑英、刘伯承等34位领导人为委员。
1961年3月25日陈赓将军的追悼会召开,陈赓当年的副师长徐向前元帅,扶着泪流满面的周总理向陈赓将军三鞠躬;周总理亲笔题写的“陈赓同志之骨灰”,后雕刻在陈赓的骨灰盒上。
公安部长罗瑞卿大将致悼词。他眼含热泪,声音颤抖着说:“陈赓同志一生为国为民,为中国的建立和发展做出了非常大的贡献;他的逝世是中国的巨大损失,他的革命精神值得全中国人民学习!”
之后步履蹒跚的郭化若,一走进陈赓的灵堂就扑倒了;其他人将他扶起,郭化若悲痛欲绝地哭喊道:“生我者父母,知我者陈赓也!”
陈赓入葬八宝山后,郭化若还曾经写信给傅涯,对当年陈赓的知遇之恩,表达了最真诚的谢意。
他说:“如果不是陈赓当年帮助了我,我自己如今在哪里都不知道;对于他的去世,我到现在依然无法接受”。
还是傅涯见他如此消沉,连忙找来人安慰郭化若,才让他从悲痛走出来。
之后的几十年时间,每次和别人谈到陈赓,郭化若都赞不绝口。他说陈赓对于他来说绝对不只是领导,更多的还是他的朋友。
1973年后郭化若在军事科学院,一直工作到1982年;他写了很多著作,既有军事理论方面的阐述,也有对陈赓的怀念。
1995年11月,郭化若将军也走完了他光辉的一生。愿这两位肝胆相照的老战友,能够在地下继续他们的友谊。
参考文献
[1] 陈赓.人民网 [引用日期2012-09-25]
[2] 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工程学院简介.搜狐教育.2012-11-16
[3] 共和国开国大将的妻子们 家庭照曝光.新浪网-人民网.2015-12-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