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王长顺
冬季,是新兵入伍的季节。近日,在市区主干道上看到一队队新兵,穿着崭新的军装背着背包,向火车站集结的场景,禁不住勾起了我入伍那年的点滴记忆。
那是1978年夏,连续两年高考落败的我,似步入了人生的冬天。经过几个月的犹豫彷徨,我毅然放弃复读,从豫北重镇新乡登上北去的列车,跨入绿色的军营。
说起来你可能不太相信,当时的中国刚刚从“文革”的噩梦中醒来,百废待举,百废待兴。上级安排运送新兵的军列,既不是高铁动车,也不是直快普快,而是用来运输货物的那种闷罐列车。这种列车不但行进速度慢,而且车上的设备简单到不能再简单的程度——没有窗户,没有座椅,没有开水,没有照明的灯具。那天上午从火车站上车的时候,天空晴朗,阳光灿烂。可等人进入车厢后,随着“咣当”的关门声,“天”一下子就“黑”了。我们在黑暗的车厢里呆了好长时间,视觉才逐渐适应过来,彼此间勉强地看到对方那模糊的面容。“长征不是难堪日,战锦方为大问题。”最尴尬的是车厢里解手,小便还好有应急水桶,大便就不好办了,只能等火车停下来时才能解决。
车厢虽暗,条件又如此之差,但并没有人感到丝毫的心里委屈,也没有人流露出丁点的消极埋怨情绪,这是因为在每个新兵的心中,都亮着耀眼的一盏明灯——那就是立志在军营里做一番事业的理想和信念。接兵的部队是沈阳军区空军,其所辖的地域包括黑、吉、辽3个省份。东北广袤的国土,过去大家只是从中学地理课本上了解个大概,无非是同前苏联接壤,天气寒冷,有大片黑土地和茂密的森林等等。新兵中大多数是农村青年,又大都是第一次乘坐火车出门远行,大家相互依偎在一起,谈论最多的是会到什么地方,以及今后从事怎样的工作。十七八岁正是充满幻想的年龄,大家为即将到来的军旅生涯设计了多种方案,并彼此间展开了热烈的讨论,这种众人积极参与的“研讨”活动,彻底解除了长途旅行的单调和乏味。
入伍那年的冬天,改革开放的序幕徐徐拉开,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理念逐步确立,为保证其它客货车正点运行,我们乘坐“闷罐”走走停停,到东北本来一天多的路程,我们却跑了三天三夜。12月22日上午11点多钟从新乡发车,火车行驶半天才爬出河南到达河北地界。在河北邢台我们下车吃的晚饭,晚饭之后接兵的首长让我们打开背包躺下来休息,可躺下后大部分同志都毫无睡意。当时,每节车厢里都备有一个烤火用的铁炉,需要两个人值班为炉子不断添煤,最后我和一个姓杨的“知青”幸运地争到了这个“美差”。由于小杨下乡的地方在我的邻村北新庄村,这样我们聊起来就有很多话题,一晚上就在我俩的聊天中不知不觉地过去了。
23日清晨,列车到达天津,这是解决我们吃饭问题的又一个兵站。在新兵临时编制序列里,我任新兵连二班班长。在河北邢台停车吃饭时,我发现班里很多同志只有饭盒没有小勺和筷子,这样吃起饭来很不方便。天津站下车后,我赶忙让副班长刘长宏去站内的商亭里购买勺子。刘长宏买回勺子后,我们已在饭盒里盛好了饭菜,有了勺子后吃起饭来就方便快捷多了。但当大家解开口袋给刘长宏买饭勺用的钱时,刘长宏说啥都不要。我是班长不想让刘长宏吃亏,饭后就主动掏出十元钱硬塞到了他的口袋。看我这样做,一时间刘长宏脸颊胀得通红,眼睛瞪得溜圆,又将钱掏出塞到了我的口袋。我知道他之所以不高兴,是觉得我太较真,并有些门缝里看人——小瞧了他。要知道刚入伍的时候,老家生产队一个壮劳力,一天的劳动日值不过三四角钱。几元钱在农村不管是称盐打油,还是买菜买肉,还是很管用的。平日里街坊邻里之间,谁用谁几元钱,不会轻易拉倒。可从上车伊始,情况变了——我们由青年农民,转变成了光荣的解放军战士。人与人之间一旦成了同一战壕里的战友,彼此关系就有了质的升华,那种情份岂能用金钱衡量?
在天津吃过早饭后,列车继续向北前进,24日晚到达河北重镇山海关,再往前走就进入冰天雪地的东北了。在豫北老家时就听说东北天气寒冷,但没有感性认识,那天到山海关一下火车,立马就有了切身的感受——那凛冽的寒风像利刃一样直刺人的脸,不一会儿功夫露在外面的脸颊,就被风刺得一片通红,之后是火燎般的热烫生疼。尽管早已做好了不怕吃苦,不怕困难的心理准备,但第一次遇到如此严峻天气的考验,还是令心头禁不住微微一颤:这才只是山海关,如果是到满洲里或者到最北端的漠河,那该怎么办?一时间众多的年轻战友的心里,像是十五个吊桶井中打水——七上八下的没了谱。
值得庆幸的是,列车到达东北重镇沈阳后,没有再向北开,而是调头向南驶向了辽东半岛。我们在一个叫普兰店的小镇下了车,即被接到了空D师新兵教导队接受新兵入伍训练。普兰店距离辽东最南端的大连市并不太远,新兵入伍训练结束后,大部分同志被分配到大连周边的空军航空兵部队,从事空军航空工程机务维修工作。这里的气候虽比豫北家乡要冷,但并没有传闻中说的那么邪乎,我和同乡的大多数战友不但很快地适应了当地的气候环境,也逐渐地适应了部队较为紧张的生活节奏。
仔细想来,1978年不但是新中国历史上一个值得大书特书的年份,同时也是我个人命运改变和转折的重要年份。入伍伊始,伴随着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刮起的改革开放强劲东风,部队同其它行各业一样开始拨乱反正,练兵习武学习科学文化知识形成风气。在这种大好形势下,我赶忙给老家的父亲写信,让他把我的中学课本全部寄来,立志在军营里把过去耽误的时间抢补回来。我在当时的日记本上一笔一划地写下了这样的誓言:“社会就是我的课堂,部队就是我的大学。”功夫不负有心人。经过两年多的努力,1981年春我终以优异的成绩考上军校,并在完成有关专业的学业后顺利入党提干……
光阴荏苒,岁月如梭。一晃数十年过去了,我早已脱下军装转业地方,成为一名国家公务员,但不管工作岗位如何变化,人生角色如何转换,我始终忘不了入伍时那段不平凡的入伍旅程,忘不了自己曾经是解放军队伍里一名普通士兵,那段刻骨铭心的履历告诉我:一个人首先要有理想有信念,并把为理想为信念所进行的努力和奋斗,与民族和国家的命运紧紧相连,生命才会熠熠生辉。
与数十年前相比,如今的中国已历史性地解决了绝对贫困问题,现正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础上,朝着中华民族复兴的宏伟目标阔步前进,这为一切有志青年提供了良好的发展机遇。愿即将入伍的新兵朋友们不负韶华积极进取,争取在绿色的军营里创造出无愧于时代的光辉业绩。
作者简介:王长顺,1959年生,河南省辉县市人,中共党员,大专学历。1978年12月参军入伍,历任中国人民解放军航空兵第四师独立大队机械员、机械师,师司令部作训参谋,陆军航空兵第一直升机团司令部作训股长等职,1997年转业至河南省新乡市人民政府蔬菜副食品办公室,先后任办公室科长、中共新乡市纪委、监察局驻农业局纪检组副组长、监察室主任等职,2019年6月退休,曾在河南日报、新乡日报上发表多篇散文。
来源:老兵原创之家
责任编辑:梦醒
编发:铁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