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岸关系已经持续恶化多年,特别是在蔡英文当局的推动下,台湾省不断地制造新的冲突点,对立情绪是很严重的。从2019年台湾省支持香港“黑暴”到2020年新冠肺炎时期台湾省的污名化大陆、与美国为虎作伥挟洋自重,这些都让大陆对台湾省高度不满。
和平统一的可能性就不存在了吗?其实也未必。据塔斯社报道,当地时间13日,俄罗斯总统普京在出席俄罗斯能源周主题论坛全会时,称中俄是最可靠的全面战略协作伙伴。论坛上在回答有关台湾问题的议题时,普京表示中国大陆不需要动武,仅靠经济实力就能实现其国家统一的目标。作为老练的政治家,普京所说的是否是准确的呢?
经济实力一直被认为是两岸和平统一的重要工具,然而现在两岸关系的恶化似乎证伪了这点,至少很多中国大陆人士已不再存有幻想。不过,经济实力是个非常宏大的概念,涉及领域非常多,至少不应该仅仅以GDP总量为标准。最简单的例子,中国GDP远超立陶宛,但立陶宛并不介意恶化与中国的关系,而同样的,美国的GDP超过中国,但特朗普也没敢在2020年承认“台湾独立”。关键还是在于,全球经济也是相互依赖的体系,相互依赖关系中的敏感性和脆弱性才是关键。
相互依赖本质上就是一组双方建立联系后的制约性关系,如果双方关系并不密切(如中国和立陶宛),那么双方相互依赖程度就很低,立陶宛也不会因为与中国的对立而损失。相反,如果双方相互依赖很深,那么双方都会受到这组关系的约束,如中国需要依赖于美国的汇率、对美出口、信贷等,而美方则依赖中国的低供应链成本、购买美国债券等。相互依赖关系中存在着敏感性和脆弱性,敏感性就是指“一方变化导致另一方反应的快慢及其代价多少”,脆弱性就是指受外部代价强加而受损的程度。因此,很简单的逻辑是,不应该仅仅看两岸的贸易关系,而应该看双方关系的不对称性和代价。
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虽然两岸贸易非常密切,但直到现在两岸对于对岸的脆弱性都比较大。中国大陆需要中国台湾的部分上游关键技术供应,中国台湾需要大陆的庞大产能,两岸一起赚欧美市场的钱,因此简单地切断代价都是巨大的。这也是为什么蔡英文要恶化两岸关系,先推出了“新南向”政策,就是要降低台湾地区经济对大陆的脆弱性,构筑其推动“台湾独立”的经济基础。
然而“新南向”政策整体上看收益非常低,远远不如大陆,因此台湾地区对大陆的依赖度并没有下降,相反在蔡英文当局执政时期持续上升。相反,大陆的产业体系对台湾的依赖进一步下降,台湾对于大陆经济而言逐步向着可有可无的地位发展。大陆产业在持续升级,而台湾产业则在半导体后止步不前。如果从相互依赖的角度来看,大陆对台湾的脆弱性在下降,而台湾对大陆的脆弱性在增加。
在这样的情况下,台湾省要与大陆脱钩就需要面对越来越大的代价。当然,从政治上如果台湾省能够承受这样的停滞,那么这种脱钩对于台湾当局就还是在接受范围内的。台湾经济要发展,就需要保持产业升级的能力,而这种能力有内部和外部两种来源。以台湾省的体量,他们需要在特定领域集中大量资源进行长时期战略投入才能维持在特定领域在全球市场的绝对优势。然而,台湾省内部受制于政党轮替,利益链条盘根错节并且分配的资源起起伏伏,很难维持稳定。因此,台湾省的内生发展战略要实践是很困难的。
而在外部,台湾省要承接西方的产业就需要考虑更为现实的政治问题。美国在中美关系进入战略竞争状态的情况下,不可能在大陆触手可及的台湾部署战略性的产业分工格局,因为这样就随时可能让中国大陆在统一后控制美国的战略性产业。因此,台湾省不但不太可能获得西方的战略性投资,而且目前仅有的少数战略性产业很可能被美国重新抽走。比如台积电现在就面临这样的问题,而毫无疑问蔡英文当局是不会也不能阻拦美国人的意志的。
所以逻辑上,台湾省未来将缺乏经济增长点,而如果大陆持续发展,那么在同样使用汉语中文的情况下,大陆将反向持续吸纳台湾的优质资源,不断抽空台湾的发展潜力。而且在东亚一体化进程下,台湾省拒斥统一形成的政治地位也将注定他们被边缘化的格局。因此,台湾省对大陆的经济脆弱性只会上升不会下降,台湾对大陆的依赖大概率会越来越大。对此,民进党寻求“台独”、制造仇恨是不解决问题的。
因此,在逻辑上看,即便是长时期的互动上,只要大陆保持对台湾的开放和武力威慑,台湾不论嘴上说什么行动就已经丧失了自由走向“独立”的空间。中国大陆经济辐射力一旦释放,台湾省确实没什么特别的办法。事实上以中国大陆的体量,中国大陆不用费太大劲就已经确保了对东南亚非常强劲的整合能力,区区台湾省还是寻求和平统一才是理性的。